求仙未若醉中真,蚁斗蛾飞愁杀人
诗句 | 读音 |
---|---|
求仙未若醉中真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qiú xiānwèi ruòzuì zhōng zhēn |
蚁斗蛾飞愁杀人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yǐ dòu2|3fēichóu shārén |
求仙未若醉中真,蚁斗蛾飞愁杀人释义
【求仙】服药、辟谷、修炼等方法,求得长生不老。古代道家、方士多倡之。《文选·张衡<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李善注引《三辅故事》:“武帝作铜露盘,承天露,和玉屑饮之,欲以求仙。”三国魏夏侯湛《抵疑》:“接舆佯狂以蔽身,梅福弃家以求仙。”唐李白《题雍兵崔明府丹灶》诗:“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狐﹞先炼形为人,既得为人,然后讲内丹,是为由人而求仙。”2.访求仙人。《豆棚闲话·空青石蔚子开盲》:“那山上乃是仙家藏真修炼之处……那些求仙问福的,虽有许多
【未若】。《后汉书·荀彧传》:“彧报曰:‘今穀食虽少,未若楚汉在滎阳、成皋閒也。’”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迎风起。’”唐柳宗元《非国语上·不藉》:“吾以奉天地宗庙,则存其礼诚善矣。然而存其礼之为劝乎农也,则未若时使而不夺其力。”宋苏轼《贺坤成节表》:“放亿万之羽毛,未若消兵以全赤子;饭无数之緇褐,岂如散廩
【醉中真】词牌名。即《浣溪沙》。宋贺铸词有“物情惟有醉中真”句,故名。
【蚁斗】亦作“螘斗”。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殷仲堪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后以“蚁鬭”形容体虚心悸。唐李群玉《北风》诗:“蝶飞魂尚弱,蚁鬭体犹虚。”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世事如病耳,螘鬭作牛闻。”2.比喻微末的争斗。唐元稹《竞渡》诗:“捨此皆蚁鬭,竞舟何足论。”清陈维崧《沁园春·又戏代叔岱先生答》词:“嘆古往今来,几场蚁鬭;山林朝市,到处蜗涎。”
【蛾】《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音莪。《玉篇》蠶蛾也。《韻會》蛾似黃蝶而小,其眉句曲如畫。《爾雅·釋蟲》蛾羅。《疏》此卽蠶蛹所變者也。《埤雅》繭生蛾,蛾生卵。《大戴禮》食桑者有絲而蛾。《前漢·文帝紀》建昭元年秋八月,有白蛾羣飛蔽日。《師古註》蛾若今之蠶蛾類也。又飛蛾。《古今注》飛蛾善拂燈。一名火花,一名慕光。又蛾眉。《詩·衞風》螓首蛾眉。《前漢·揚雄傳》知衆嫭之嫉妬兮,何必颺纍之蛾眉。《師古註》蛾眉,影若蠶蛾眉也。又姓。《通志·氏族略註》見《姓苑》。晉大夫蛾析之後,魏平東將軍蛾靑。又影蛾,池
【飞】〔古文〕《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又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又《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又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又桑飛,鷦鷯別名。又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又《本草》漏蘆一名飛廉。又《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又借
【愁杀】亦作“愁煞”。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南唐冯延巳《临江仙》词:“夕阳千里连芳草,萋萋愁煞王孙。”明徐渭《长干行》之三:“月明打开犹自可,月黑打开愁杀他。”姚雪垠《言志篇》:“老马伏辕征路远,晓窗愁杀白头翁。”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