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独坐原文
【注释】:
言:发语词,无意义。黄花川: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青溪:今陕西沔县之东。
趣:通「趋」。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看似不着力,读来却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
诗题一曰《过青溪水作》,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写了一条不甚知名的溪水,却很难体现王维山水诗的特色。
>看来王维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黄花川游历。这一段路程虽长不及百里,但溪水随着山势盘曲蛇行,千回万转,颇为蜿蜓多姿。王维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也说那里的山路「危径几万转」,可与此诗的「随山将万转」对看。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读后令人油然而生爱悦之情。
其实,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最后,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刘德重)
〔注〕①言:发语词,无意义。②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③青溪:在今陕西沔县之东。④趣:通「趋」。
秋夜独坐原文的相关古诗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 落花半落东流水。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高楼月似霜,秋夜郁金堂。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 少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结束平阳骑,明朝入建章。
浮生信如寄,薄宦夫何有。来往本无归,别离方此受。 柳色蔼春馀,槐阴清夏首。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
将置酒,思悲翁。使君去,出城东。麦渐渐,雉子斑。 槐阴阴,到潼关。骑连连,车迟迟。心中悲,宋又远。 周间之,南淮夷。东齐儿,碎碎织练与素丝, 游人贾客信难持。五谷前熟方可为,下车闭閤君当思。 天子当殿俨衣裳,大官尚食陈羽觞。彤庭散绶…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 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青雀翅羽短,未能远食玉山禾。 犹胜黄雀争上下,唧唧空仓复若何。
聊上君兮高楼,飞甍鳞次兮在下。俯十二兮通衢, 绿槐参差兮车马。却瞻兮龙首,前眺兮宜春。 王畿郁兮千里,山河壮兮咸秦。舍人下兮青宫, 据胡床兮书空。执戟疲于下位,老夫好隐兮墙东。 亦幸有张伯英草圣兮龙腾虬跃,摆长云兮捩回风。 琥珀酒…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涧芳袭人…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不相见,不相见来久。日日泉水头,常忆同携手。 携手本同心,复叹忽分襟。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