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独坐原文

秋夜独坐原文

【注释】:
言:发语词,无意义。黄花川: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青溪:今陕西沔县之东。
趣:通「趋」。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看似不着力,读来却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
诗题一曰《过青溪水作》,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写了一条不甚知名的溪水,却很难体现王维山水诗的特色。
>看来王维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黄花川游历。这一段路程虽长不及百里,但溪水随着山势盘曲蛇行,千回万转,颇为蜿蜓多姿。王维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也说那里的山路「危径几万转」,可与此诗的「随山将万转」对看。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读后令人油然而生爱悦之情。
其实,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最后,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刘德重)
〔注〕①言:发语词,无意义。②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③青溪:在今陕西沔县之东。④趣:通「趋」。

秋夜独坐原文的相关古诗

送崔九兴宗游蜀原文

送君从此去,转觉故人稀。徒御犹回首,田园方掩扉。 出门当旅食,中路授寒衣。江汉风流地,游人何岁归。

送丘为往唐州原文

宛洛有风尘,君行多苦辛。四愁连汉水,百口寄随人。 槐色阴清昼,杨花惹暮春。朝端肯相送,天子绣衣臣。

白鼋涡(杂言走笔)原文

南山之瀑水兮,激石滈瀑似雷惊,人相对兮不闻语声。 翻涡跳沫兮苍苔湿,藓老且厚,春草为之不生。 兽不敢惊动,鸟不敢飞鸣。白鼋涡涛戏濑兮, 委身以纵横。王人之仁兮,不网不钓,得遂性以生成。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卢照邻)原文

旧简拂尘看,鸣琴候月弹。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

送钱少府还蓝田原文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与卢象集朱家原文

主人能爱客,终日有逢迎。贳得新丰酒,复闻秦女筝。 柳条疏客舍,槐叶下秋城。语笑且为乐,吾将达此生。

送元中丞转运江淮(一作钱起诗)原文

薄赋归天府,轻徭赖使臣。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 去问珠官俗,来经石砝春。东南御亭上,莫使有风尘。

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原文

公门暇日少,穷巷故人稀。偶值乘篮舆,非关避白衣。 不知炊黍谷,谁解扫荆扉。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李处士山居原文

君子盈天阶,小人甘自免。方随炼金客,林上家绝巘. 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原文

太阳升兮照万方,开阊阖兮临玉堂,俨冕旒兮垂衣裳。 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德合天兮礼神遍, 灵芝生兮庆云见。唐尧后兮稷契臣,匝宇宙兮华胥人。 尽九服兮皆四邻,乾降瑞兮坤降珍。

鱼山神女祠歌。送神原文

纷进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琼筵。来不言兮意不传, 作暮雨兮愁空山。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驾兮俨欲旋。 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

雪中忆李楫原文

积雪满阡陌,故人不可期。长安千门复万户, 何处躞蹀黄金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