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独坐原文
【注释】:
言:发语词,无意义。黄花川: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青溪:今陕西沔县之东。
趣:通「趋」。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看似不着力,读来却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
诗题一曰《过青溪水作》,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写了一条不甚知名的溪水,却很难体现王维山水诗的特色。
>看来王维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黄花川游历。这一段路程虽长不及百里,但溪水随着山势盘曲蛇行,千回万转,颇为蜿蜓多姿。王维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也说那里的山路「危径几万转」,可与此诗的「随山将万转」对看。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读后令人油然而生爱悦之情。
其实,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最后,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刘德重)
〔注〕①言:发语词,无意义。②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③青溪:在今陕西沔县之东。④趣:通「趋」。
秋夜独坐原文的相关古诗
言从石菌阁,新下穆陵关。独向池阳去,白云留故山。 绽衣秋日里,洗钵古松间。一施传心法,唯将戒定还。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野巾传惠好,兹贶重兼金。嘉此幽栖物,能齐隐吏心。 早朝方暂挂,晚沐复来簪。坐觉嚣尘远,思君共入林。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终年无客常闭关, 终日无心长自闲。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坎坎击鼓,鱼山之下。吹洞箫,望极浦。女巫进, 纷屡舞。陈瑶席,湛清酤。风凄凄兮夜雨, 不知神之来兮不来,使我心兮苦复苦。
背春涉夏兮,众木蔼以繁阴。连金华与玉堂兮, 宫阁郁其沈沈。百官并入兮,何语笑之哑哑, 君独静嘿以伤心。草王言兮不得辞,我悲减思兮少时。 仆夫命驾兮,出阊阖,历通逵。陌上人兮如故, 识不识兮往来。眼中不见兮吾儿,骖紫骝兮从青骊。 低…
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 人间若剩住,天上复离群。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
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流。苍茫葭菼外,云水与昭丘。 樯带城乌去,江连暮雨愁。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尔不能荐,羞称献纳臣。
承明少休沐,建礼省文书。夜漏行人息,归鞍落日馀。 悬知三五夕,万户千门辟。夜出曙翻归,倾城满南陌。 陌头驰骋尽繁华,王孙公子五侯家。由来月明如白日, 共道春灯胜百花。聊看侍中千宝骑,强识小妇七香车。 香车宝马共喧阗,个里多情侠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