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吐白夜,凉风韵清源
秋月吐白夜,凉风韵清源释义
【风韵】1.风度,韵致。《晋书·桓石秀传》:“石秀,幼有令名,风韵秀彻。”唐丘丹《经湛长史草堂》诗:“烟霞虽异世,风韵如在瞩。”李广田《画廊集·记问渠君》:“山光水色,都无改于昔日的潇洒风韵。”2.形容仪态优美。后多用以指妇女的美好姿态。宋罗烨《醉翁谈录·张时与福娘再会》:“张时年少风韵,又善谈笑。”元张可久《锦橙梅》曲:“颤巍巍的插著翠花,宽绰绰的穿著轻纱,兀的不风韵煞人也嗏。”明许自昌《水浒记·邂逅》:“那女子生得十分标緻,你看他遮遮掩掩,那风韵一发动人哩。”清李渔《风筝误·贺岁》:“但凡妇人家,天姿与风韵,
【清源】“清原”。1.清理本源。谓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第既经开动,其为畏惮可知,亟应宣示天威,乘势尽行驱逐,以为清源之计。”2.清澈的水源。《楚辞·远游》:“軼迅风於清源兮,从顓頊乎增冰。”蒋骥注:“清源,水源。谓北海也。”《后汉书·张衡传》:“旦余沐於清原兮,晞余髮於朝阳。”唐贾岛《南池》诗:“萧条微雨絶,荒岸抱清源。”汉
【秋月】秋夜的月亮。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唐杜甫《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清陆圻《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殷夫《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裕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汉
【吐】《唐韻》《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五切,音土。《說文》寫也。《玉篇》口吐也。《詩·大雅》柔則茹之,剛則吐之。《左傳·僖六年》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史記·魯世家》周公一飯三吐哺。又《增韻》出也,舒也。《前漢·劉向傳》發明詔,吐德音。《唐書·房琯傳》辭吐華暢。又姓。《正字通》隋將軍吐萬緒。又複姓,後魏有吐奚、吐難、吐萬氏。又《廣韻》湯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土故切,音兔。《廣韻》歐也。
【白夜】月光如昼的夜。唐杜甫《夜》诗:“白夜月休弦,灯花半委眠。”唐孟郊《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诗:“秋月吐白夜,凉风韵清源。”2.指49度以上的高纬度地区,因地轴偏斜和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有时黄昏还未过去就呈现黎明的现象。陆文夫《一路平安》三:“好像是天将破晓,而且有一种白夜的幻迷。”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