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惟成羽翼,况复掌丝纶

岂惟成羽翼,况复掌丝纶

诗句读音
况复掌丝纶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kuàng fùzhǎngsī lún
岂惟成羽翼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qǐ wéichéngyǔ yì

岂惟成羽翼,况复掌丝纶释义

【况复】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隋炀帝《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唐杜甫《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明梁辰鱼《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唐马总《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唐刘驾《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3.仿佛,好像。唐寒山《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掌】〔古文〕《唐韻》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兩切,章上聲。《說文》手中也。《增韻》手心也,謂指本也。《論語》指其掌。《禮·中庸》治國其如示諸掌乎。《註》示讀如寘。《疏》如置物掌中也。又職掌,主也。《書·周官》冢宰掌邦治。《禮·樂記》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又鞅掌,失容也。《詩·小雅》或王事鞅掌。《箋》鞅,猶荷也。掌,謂捧之也。負荷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疏》言事煩,不暇爲容儀也。又姓。晉琅邪掌同,前凉燉煌掌據。又《本》《草》水蛭。一名至掌。《爾雅·釋蟲》蛭蝚,至掌。 《正字通》古作。覆手爲爪,反爪爲。

【丝纶】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记》称丝纶,所以应接羣后。”唐杨炯《为刘少傅谢敕书慰劳表》:“虔奉丝纶,躬亲政事。”明徐复祚《投梭记·折齿》:“奉丝纶来报里阎,访贤才作楫济艰。”2.钓丝。唐无名氏《渔父》词:“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宋张先《满庭芳》词:“金钩细,丝纶慢捲,牵动一潭星。”明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笑满船空载明月,下丝纶不愁无处。”胡惠生《赠王亦梅

【岂惟】”。

【成】〔古文〕《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城。《說文》就也。《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又平也。《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質厥成。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又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燕禮》笙入三成。《註》三成謂三終也。又善也。《禮·檀弓》竹不成用。《註》成,猶善也。又《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又

【羽翼】1.禽鸟的翼翅。《管子·霸形》:“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汉严忌《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宋苏轼《谢秋赋试官启》:“翻然如畀之羽翼,追逸翮以并游;沛然如假之舟航,临长川而获济。”太平天囯洪大全《临江仙》词:“几时舒羽翼,万里取长风。”2.指飞翔。唐韦应物《将往江淮寄李十九儋》诗:“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宋王安石《鸱》诗:“不知羽翼青冥上,腐鼠相随势亦高。”3.辅佐;维护。《吕氏春秋·举难》:“﹝魏文侯﹞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然而名号显荣者,三士羽翼之也。”高诱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