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唯观菡萏,兼可听潺湲
岂唯观菡萏,兼可听潺湲释义
【岂唯】惟”。亦作“岂维”。难道只是;何止。《左传·襄公二年》:“吾子之请,诸侯之福也,岂唯寡君赖之。”《庄子·逍遥游》:“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也有之。”《楚辞·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后汉书·张衡传》:“夫情胜其性,流遯忘反,岂唯不肖,中才皆然。”《新唐书·突厥传上》:“诚能復两渠之饶,诱农夫趣耕,择险要,缮城垒,屯田蓄力,河陇可復,岂唯自守而已。”宋苏轼《和东方有一士》:“岂惟舞独鹤,便可躡飞鸞。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闕寒。”明王守仁《大学问》:“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
【观】〔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官去聲。《說文》諦視也。《韻會》所觀也,示也。《易·觀卦》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朱註》觀者,有以中正示人而爲人所仰也。《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傳》欲觀示法象之服制。觀,舊音官,陸音工喚切。《周禮·冬官考工記》氏爲量。嘉量旣成,以觀四國。《註》以觀示四方,使放象之。《前漢·宣帝紀》觀以珍寶。《師古曰》觀,示也。又容觀,容貌儀觀也。《禮·玉藻》旣服習容觀玉聲乃出。又《爾雅·釋詁》多也。《詩·周頌》奄觀銍艾。《箋》奄,久。觀,多也。一音官。又《爾
【菡萏】《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宋欧阳修《西湖戏作示同游者》诗:“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寧復忆扬州。”清洪昇《长生殿·窥浴》:“悄偷窥,亭亭玉体,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娇辉。”
【兼】〔古文〕《唐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縑。《說文》幷也。从手禾。兼持二禾也。《徐曰》會意。秉持一禾,兼持二禾。可兼持者,莫若禾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前漢·王莽傳》縣宰缺者,數年守兼。《註》師古曰:不拜正官,令人守兼也。又姓。《韻會》衞公子兼之後。
【可】《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又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又《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又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又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又《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
【潺湲】。《楚辞·九歌·湘夫人》:“慌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唐王涣《惆怅》诗之十:“仙山目断无寻处,流水潺湲日渐西。”清秋瑾《见月》诗:“愁见帘头月影圆,思亲空剩泪潺湲。”郭沫若《橄榄·行路难》:“崖头处处有清泉迸出,在细涧中潺湲。”2.不绝貌。清袁于令《西楼记·错梦》:“记西楼按板,至今餘韵潺湲。”3.指流水。南朝宋谢灵运《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湲。”唐罗邺《洛水》诗:“一道潺湲溅暖莎,年年惆悵是春过。”4.流水声。唐岑参《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诗:“独有南涧水,潺湲如昔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