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惟宗族托轨范,政倚晚节增光辉
| 诗句 | 读音 |
|---|---|
| 政倚晚节增光辉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zhèng3wǎn jiézēng guānghuī |
| 岂惟宗族托轨范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qǐ wéizōng zú1guǐ fàn |
岂惟宗族托轨范,政倚晚节增光辉释义
【倚】《唐韻》於綺切《集韻》巨綺切《韻會》《正韻》隱綺切,音輢。因也。《老子·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又《左傳·昭五年》薳啓彊曰:設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飮。又恃也。《前漢·韓信傳》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又偏也,側也。《禮·問喪》居于倚廬。又倚瑟,合曲也。《前漢·張釋之傳》愼夫人倚瑟而歌。今塡詞家謂之倚聲。又姓。楚左史倚相之後。又《正韻》於戲切,音意。義同。又《集韻》與奇同。《荀子·修身篇》倚魁之行。《註》引《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物體不具謂之倚。又《莊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焉,曰黃繚。音義同畸。
【晚节】1.晚年。《史记·外戚世家论》:“﹝吕后﹞及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晚节渐於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使易地而处,所遇之主不同,则其晚节末路,盖未可知也。”2.末世,一代将终之时。汉邹阳《上书吴王》:“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关,咸阳遂危。”《新唐书·魏元忠传》:“后汉时用事尤甚,晚节卒乱天下。”清戴名世《<四逸园集>序》:“当明之晚节,士大夫争为坛坫以炫声名。”3.晚年的节操。《宋书·良吏传·陆徽》:“年暨知命,亷尚
【增光】光彩。《后汉书·徐穉传》:“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明何景明《内篇》:“夫先人皆显仕于当世……予弗能踵躅绍芳,矧有以增光益休者乎。”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十六章:“我们只能为祖国增光,不能给祖国抹黑!”
【辉】《廣韻》許歸切《集韻》呼韋切,音揮。《集韻》光也。火之光也。 《說文》作煇。zdic.net漢典
【岂惟】”。
【宗族】宗同族之人。《周礼·春官·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尔雅·释亲》:“父之党为宗族。”《史记·刺客列传》:“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宗族者,枝叶也,枝叶将危,庇廕何在?”《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李清﹞虽则经纪人家,宗族到也蕃盛,合来共有五六千丁,都是有本事,光着手赚得钱的。”典
【托】《集韻》《韻會》闥各切。同拓。見拓字註。又不托,與餺飥通。《五代史·李茂貞傳》一日食粥,一日食不托。《歐陽脩·歸田錄》唐人謂湯餠爲不托。又柈名。宋曰托子,今曰托盤。
【轨范】亦作“轨笵”。规范,楷模。《<书>序》:“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北史·魏彭城王勰传》:“汝亲则宸极,官乃中监,风标才器,实足轨范。”宋江师心《<古文苑>序》:“去取以法,所以示后学之轨范;兼存乎古,所以广后学之知识。”清恽敬《<大云山房文稿二集目录>叙言》:“风格相仍,渐成轨笵。”2.见“轨范师”。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