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诗句读音
终竟畏罗罟平仄:平 仄 仄 平 仄
拼音: zhōng jìngwèiluó gǔ
岂无济时策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 qǐ|kǎiwú jìshí cè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释义

【终竟】1.完毕;穷尽。《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私自忖度,日夜虚劣,不能復与羣公卿士共相终竟。”《孝经·丧亲》“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唐玄宗注:“夫孝子有终生之忧,圣人以三年为制者,使人知有终竟之限也。”2.终究;毕竟。唐杜甫《遣兴》诗之二:“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宋陆游《即事》诗:“知我向来惟断简,会心终竟在孤蓬。”鲁迅《华盖集·战士和苍蝇》:“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畏】〔古文〕《唐韻》於胃切《集韻》紆胃切,音尉。惡也。《廣韻》畏懼。《增韻》忌也。又心服也。怯也。《易·震卦》雖凶无咎,畏鄰戒也。《書·呂》永畏惟罰。《傳》當長畏懼,惟爲天所罰。又《集韻》於非切,音威。《書·臯陶謨》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傳》天明可畏,亦用民成其威。《釋文》畏如字。徐音威。○按《古文尚書》威畏同,天威棐忱,今文作畏。《禮·表記》引書:德威惟威。註:讀作畏。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中,恆當弓之畏,畏也者必橈。杜子春云畏當作威。威謂弓淵,角之中央與淵相當。鄭謂畏讀如秦師入隈之隈。《釋文》

【罗罟】。喻法网。唐杜甫《遣兴》诗之二:“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罗,一本作“网”。典

【岂】《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說文》還師振旅樂也。又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又《集韻》《正韻》可亥切,音鎧。與凱愷通。軍勝之樂也。又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 《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漢典考證:〔《說文》還師振樂也。〕 謹照原文振下增旅字。 考證:

【无济】无所补益。宋王谠《唐语林·识鉴》:“瀑布可以图画,而无济於人。”《老残游记》第五回:“我去是很可以去,只是与正事无济,反叫站笼里多添个屈死鬼。”参见“无济於事”。2.不可救治。《清史稿·允祄传》:“允祄病篤,上諭曰:‘允祄病无济,区区稚子,有何关係……宜割爱就道。’因启蹕。”典

【时策】合时的谋略、计策。《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清杜岕《思贤篇》:“经纬救世言,委蛇遵时策。”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