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著道士服,又一道士倚枯株
其中一著道士服,又一道士倚枯株释义
【又】《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又《廣韻》又,猶更也。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道士】1.有道之士,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汉刘向《新序·节士》:“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謁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后汉书·第五伦传》:“﹝第五伦﹞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名姓,自称王伯齐,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輒为粪除而去,陌上号为道士,亲友故人莫知其处。”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汉书·王莽传下》:“卫将军王涉素养道士西门君惠。君惠好天文讖记。”晋郭璞《游仙诗》之二:“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
【倚】《唐韻》於綺切《集韻》巨綺切《韻會》《正韻》隱綺切,音輢。因也。《老子·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又《左傳·昭五年》薳啓彊曰:設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飮。又恃也。《前漢·韓信傳》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又偏也,側也。《禮·問喪》居于倚廬。又倚瑟,合曲也。《前漢·張釋之傳》愼夫人倚瑟而歌。今塡詞家謂之倚聲。又姓。楚左史倚相之後。又《正韻》於戲切,音意。義同。又《集韻》與奇同。《荀子·修身篇》倚魁之行。《註》引《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物體不具謂之倚。又《莊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焉,曰黃繚。音義同畸。
【枯株】株。汉焦赣《易林·蒙之兑》:“霜冷蓬室,更为枯株。”唐韩愈《昼月》诗:“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株女闭户。”宋范成大《科桑》诗:“斧斤留得万枯株,独速槎牙立暝途。”金元好问《送诗人李正甫》诗:“阳和入枯株,靄靄含芳津。”明宋濂《故封承事郎给事中王府君墓版文》:“夜将半,邻斋灯火尽灭,府君独焚膏挟册,危坐如枯株。”
【其中】这里面;那里面。《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刘半农《瓦釜集·代自叙》:“关于语言,我前次写信给你,其中有一段,可以重新写出。”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道】〔古文〕衟《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又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又《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又當道,草名。《博雅
【士服】封建时代士人的服饰。《国语·周语上》“晋侯端委以入”三国吴韦昭注:“説云:‘衣玄端,冠委皃,请侯祭服也。’昭谓:此士服也。诸侯之子未受爵命,服士服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车驾坐大庆殿,有介胄长大人四人,立于庙角,谓之镇殿将军。诸国使入贺殿庭。列法驾仪仗,百官皆冠冕朝服,诸路举人解首,亦士服立班,其服二量冠、白袍青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