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鉴戒,一一堪雕镌
其中有鉴戒,一一堪雕镌释义
【其中】这里面;那里面。《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刘半农《瓦釜集·代自叙》:“关于语言,我前次写信给你,其中有一段,可以重新写出。”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鉴戒】“鑑诫”。亦作“鉴戒”。亦作“鉴诫”。1.引为教训,使人警惕。《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鑑戒也。”《后汉书·荀爽传》:“又集汉事成败,可为鉴戒者,谓之《汉语》。”清恽敬《与姚来卿书》:“丰城极弊之区,彭秋潭败于临川,深可鉴戒。”2.指引为教训,使人警惕的事情。《魏书·高允传》:“厥后史官并载其事,以为鉴诫。”明张纶《林泉随笔》:“其説可为后世之鑑诫,故用表而出之。”马南邨《燕山夜话·不吃羊肉吃菜羹》:“这一类笑话虽然发生在死去了的封建时代,但是,现在的人也未尝不可以引为鉴戒啊。”典
【一一】1.逐一;一个一个地。《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説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晋陶潜《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嘆惋。”宋苏轼《次韵答子由》:“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老舍《四世同堂》第一部十四:“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2.完全。《礼记·曲礼上》“二名不偏讳”汉郑玄注:“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颖达疏:“谓两字作
【堪】《唐韻》口含切《集韻》《韻會》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戡。《說文》勝也。又任也,可也。《家語》子貢曰:吳王爲人猛暴,羣臣不堪。《羊祜讓開府表》臣有何功,可以堪之。又堪輿,天地總名。《范浚心箴》茫茫堪輿,俯仰無垠。又《孟康曰》堪輿,神名,造輿宅書者。又山形奇怪也。《揚雄·蜀都賦》堪當隱倚。又姓。《風俗通》八元仲堪之後。又《說文》地突也。《徐鉉註》地穴中出也,據此與龕同。又《集韻》楚錦切,音墋。土也。一曰不淸澄。 通作勘,戡。別作龕。《正字通》經傳錯互者,因聲近而譌。
【雕镌】“雕鎸”。1.犹雕刻。南朝梁元帝《谢东宫赐白牙镂管笔启》:“雕鐫精巧,似辽东之仙物。”唐黄滔《水殿赋》:“皆以綵饰无比,雕鐫罕量。”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河道》:“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鐫海马水兽飞云之状。”鲁迅《集外集拾遗·<近代木刻选集>(1)小引》:“但精巧的雕镌,后又渐偏于别种版式的模仿。”2.比喻刻意修饰文辞。唐韩愈《奉和仆射裴相公》:“摆落遗高论,雕鐫出小诗。”宋王安石《次韵酬陆彦回》:“投赠临分加组丽,小诗能不强雕鎸。”金王若虚《<新唐书>辨》:“宋子京不识文章正理,而惟异之求,肆意雕鐫,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