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纲归总揽,制度永维持
權纲归总揽,制度永维持释义
【纲】〔古文〕《廣韻》古郞切《集韻》《韻會》居郞切,音岡。《說文》維紘繩也。《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詩·大雅》綱紀四方。《傳》張之爲綱。《疏》綱者,網之大繩。又《儀禮·鄕射禮》乃張侯下綱。《註》綱,持舌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梓人爲侯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絹寸焉。《註》綱,所以繫侯於植者也。又《禮·緯含文嘉》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漢典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梓人爲侯上綱與下綱,出舌尋,寸焉。〕 謹照原文寸改絹寸。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梓人爲侯上綱與下綱,出舌尋,
【总揽】全面掌握。《六韬·王翼》:“总揽计谋,保全民命。”汉王符《潜夫论·三式》:“此於主德大洽,列侯大达,非执术督责,总览独断御下方也。”汪继培笺:“览即揽之省。”明归有光《遂初堂记》:“虽孝宗之英毅,光宗之总揽,远不能望盛宋之治。”清龙启瑞《复唐子实书》:“省中总揽全局,与一乡一团之事不同。”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钦奉天命主命,总揽文衡,聿修试典,综核名实,定厥宏规。”2.亦作“总览”、“总擥”。谓广为延揽。《汉书·刑法志》:“汉兴,高祖躬神武之材,行宽仁之厚,总擥英雄,以诛秦项。”《后汉书·班固传上
【制度】度】1.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易·节》:“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孔颖达疏:“王者以制度为节,使用之有道,役之有时,则不伤财,不害民也。”宋王安石《取材》:“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魏巍《壮行集·春天漫笔》:“他没有看到,存在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消灭,就是大公平。”2.制订法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汉书·严安传》:“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第三章:“创制权,由
【永】《唐韻》《集韻》《正韻》于憬切,音栐。《說文》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周南》江之永矣。又《爾雅·釋詁》遠也,遐也。《揚子·方言》凡施于衆長謂之永。《書·大禹謨》萬世永賴。《詩·周頌》永觀厥成。又州名。《韻會》唐置以二水名。又姓。《列仙傳》有永石公。又《集韻》《正韻》與詠同。《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傳》謂歌詠其義,以長其言也。音詠。又如字。
【维持】1.维系;保持。《史记·三王世家》:“齐王之国,左右维持以礼义,不幸中年早夭。”晋干宝《<晋纪>总论》:“是以昔之有天下者所以长久也,夫岂无僻主,赖道德典刑以维持之也。”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巴金《家》二二:“城内治安暂时由新委任的城防司令负责维持。”2.维护;帮助。宋苏洵《几策·审势》:“冗兵骄狂,负力幸赏,而维持姑息之恩不敢节也。”《红楼梦》第四回:“那时王夫人已知薛蟠官司一事,亏贾雨村维持了结,才放了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路见不平,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