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戎直来坐御林,百官跣足随天王
诗句 | 读音 |
---|---|
犬戎直来坐御林 |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quǎn róngzhí láizuòyùlín |
百官跣足随天王 |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bǎi guānxiǎn zú2tiān wáng |
犬戎直来坐御林,百官跣足随天王释义
【犬戎】古族名。戎人的一支。即畎戎。又称畎夷、犬夷、昆夷、绲夷等。《左传·闵公二年》:“虢公败犬戎于渭汭。”杜预注:“犬戎,西戎别在中国者。”《国语·周语上》:“穆王将征犬戎。”《史记·宋微子世家》:“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始列为诸侯。”2.旧时对我国少数民族的蔑称。唐杜甫《扬旗》诗:“三州陷犬戎,但见西岭青。”浦起龙心解:“谓上年十二月高适在事时,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唐薛逢《开元后乐》诗:“一自犬戎生蓟北,便从征战老汾阳。”3.对外国侵略者的蔑称。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鼠盗忽窃发,犬戎敢相逼。”
【直来】来。《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其言来何?直来曰来。”何休注:“直来,无事而来也。”
【坐】〔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又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又《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又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又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又《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又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
【御】〔古文〕《唐韻》《集韻》《類篇》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音禦。《說文》使馬也。《徐鍇曰》卸解車馬也。从彳从卸,皆御者之職。《詩·小雅》徒御不驚。又《正韻》統也。《賈誼·過秦論》振長策而御宇內。又《韻會》凡天子所止曰御。前曰御前,書曰御書,服曰御服,皆取統御四海之內。《蔡邕·獨斷》御者,進也。凡衣服加於身,飮食適於口,妃妾接於寢皆曰御。《釋名》御,語也。尊者將有所欲,先語之也。亦言職,尊者有所勤御,如御牛馬然也。《禮·王制》千里之內以爲御。《註》御謂衣食。《疏》御是進御所須,故爲衣食。又《廣韻》侍也,
【林】《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又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又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又《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又《爾雅·釋詁》林,君也。又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又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又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
【百官】1.古指公卿以下的众官。后泛指各级官吏。《书·说命中》:“惟説(傅説)命总百官。”《礼记·郊特牲》:“献命库门之内,戒百官也。”郑玄注:“百官,公卿以下也。”宋苏轼《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励其百官,抚摩其人民。”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元旦》:“接神之后,自王公以及百官,均应入朝朝贺。”刘成禺《洪宪纪事诗》之一五六:“百官门外捧天章,东厂楼臺易夕阳。”2.指人体上的各种器官。《吕氏春秋·仲夏》:“退嗜慾,定心气;百官静,事无刑。”
【跣足】1.赤脚;光着脚。唐谷神子《博异志·阴隐客》:“首冠金冠而跣足。”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三·徐伯龄》:“﹝徐伯龄﹞疎荡不拘小节,对客每跣足蓬头。”《红楼梦》第一回:“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癩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2.指光着的脚。戴望舒《村姑》诗:“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提着她的蚀着青苔的水桶;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漢
【随】〔古文〕遀追《廣韻》《集韻》《韻會》旬爲切,音隋。《廣韻》從也,順也。《書·禹貢》隨山刊木。《易·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詩·大雅》無縱詭隨。《傳》詭,人之善。隨,人之惡者。又易卦名。又《易·咸卦》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註》隨,謂趾也。《疏》腓動,則足隨之,故謂足爲隨。又《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又《儀禮·鄕射禮》其閒容弓,距隨長武。《註》距隨者,物橫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爲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又地名。《左傳·隱五年》翼侯奔隨。《註》隨,晉地。又國名。漢爲縣。《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註》隨國,
【天王】1.天子。春秋时特指周天子。《春秋·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孔颖达疏:“天王,周平王也。”清顾炎武《日知录·天王》:“《尚书》之文,但称王,《春秋》则曰天王,以当时楚吴徐越皆僭称王,故加天以别之也。”2.称帝王。《庄子·天道》:“昔者舜问於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汉王符《潜夫论·巫列》:“及民间缮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当惮也。”唐杜甫《忆昔》诗之二:“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清陈梦雷《杨椒山先生祠》诗:“化碧有怀酬侠客,控寃无路达天王。”3.指诸侯。《南齐书·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