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简介

屈大均简介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

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

番禺(今属广东)人。

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

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

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

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

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而以诗的成就最高。

他一生跋涉山川,联络志士,冀求恢复。

发而为诗,主要是写这种经历和情怀。

其诗在内容上表现了满怀爱国忧国之情,也有一些诗对南明政权的腐败表示痛心和气愤,并揭露清朝的苛政,对广大人民的祸难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

诗的艺术特点是气魄豪放,笔力遒劲,富于瑰奇的想象,为岭南三家之冠。

屈大均的著作在乾隆时曾遭禁毁,后人辑存的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此外,尚有《道援堂词》。

屈大均相关资料

屈大均成就

文学 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其中以诗的成就最高。据朱希祖先生《屈大均(翁山)著述考》一文考证,屈氏著作在经过雍正、乾隆年间三次严令禁毁之后,可考知的屈氏著述仍不下三十多种,在屈大均生前已刊行的诗集有《道援堂集》、《翁山诗外》、词集《骚屑》;去世后不久又刊行了新编《屈翁山诗集》及《岭南三大家诗选》等。虽然抗清复明、弘扬民族节气始终是屈氏诗文的主旋律,但其… 详细介绍

屈大均生平

早年反清 屈大均生于1630年九月五日(10月10日),儿时随入赘邵家的父亲居住在南海县西场(即今之广州荔湾区西场),初名邵龙,号非池,又名邵隆,字骚余。10岁时随父亲归原籍番禺,恢复屈姓,更名大均。早年受业于陈邦彦门下,16岁时补南海县生员。1646年清军陷广州,次年,18岁的屈大均参加其师陈邦彦以及陈子壮、张家玉等的反清斗争,同年失败。后至肇庆,向南明永… 详细介绍

屈大均的热门古诗

柳枝词(郎情柳叶短)

【柳枝词】
郎情柳叶短,
妾意柳枝长。
愿作柳花飞,
随郎还故乡。

鲁连台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潇湘神·零陵作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
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莲丝曲(莲丝长与柳丝长)

【莲丝曲】
莲丝长与柳丝长,
歧路缠绵恨未央。
柳丝与郎系玉臂,
莲丝与侬续断肠。

秣陵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屈大均的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