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愁春梦短,灯火著征衣
却愁春梦短,灯火著征衣释义
【却】《唐韻》俗卻字。(卻)《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羌入聲。《說文》節欲也。从卩,谷聲。《增韻》止也,不受也。《孟子》卻之爲不恭。又《廣韻》退也。《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註》蘇林曰:卻謂而退之也。又《儀禮·士昏禮》啓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韻會》俗作却。又訛作。
【愁】《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又《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又《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又《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又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 或書作。
【春梦】春天的梦。唐沉佺期《杂诗》之二:“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宋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诗:“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如愿》:“昨夜,何大妈做了许多梦,一个接一个,真是春梦婆娑。”2.喻易逝的荣华和无常的世事。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时,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场春梦也。”胡怀琛《中央公园》诗:“金瓦琼楼旧帝乡,当年春梦付残阳。”巴金《关于<家>》:“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变成了渺茫的春梦。”典
【短】《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端上聲。《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徐曰》若以弓爲度也。《廣韻》促也,不長也。《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禮·月令》度有長短。又長短術。《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註》長短術興於六國時,行長入短,其語隱謬,用相激怒。又短功。《唐書·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爲短功。又短人。《史記·孔子世家》僬僥三尺,短之至也。《荀子·非相篇》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張華·博物志》伊尹黑而短。又凡指人過失曰短。《史記·屈原傳》
【灯火】着的灯烛等照明物。亦指照明物的火光。晋葛洪《抱朴子·极言》:“夫损之者,如灯火之消脂,莫之见也,而忽尽矣。”宋苏轼《水调歌头》词:“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徐迟《火中的凤凰》五:“灯火明而又灭,灭而又明。”2.指灯彩。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一入新正,灯火日盛。”《水浒传》第六六回:“早晚元宵节近,北京年例,大张灯火。”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京师﹞元宵节……五龙亭看灯火,唱秧歌。”3.指读书,学习。宋叶适《巩仲至墓志铭》:“仲至学敏而早成……宿艾骇服,以为积数十年灯火勤力,聚数十家师友讲明
【征衣】1.旅人之衣。唐岑参《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宋刘儗《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清孙枝蔚《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2.出征将士之衣。唐赵嘏《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宋司马光《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清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3.泛指军服。续范亭《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