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整康成帢,依然愧腻颜

却整康成帢,依然愧腻颜

诗句读音
却整康成帢平仄:仄 仄 平 平
韵脚:入三十一洽
拼音: quèzhěngkāng chéngqià
依然愧腻颜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yīránkuìnìyán

却整康成帢,依然愧腻颜释义

【却】《唐韻》俗卻字。(卻)《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羌入聲。《說文》節欲也。从卩,谷聲。《增韻》止也,不受也。《孟子》卻之爲不恭。又《廣韻》退也。《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註》蘇林曰:卻謂而退之也。又《儀禮·士昏禮》啓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韻會》俗作却。又訛作。

【康成】字。《后汉书·郑玄传》:“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唐刘长卿《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御》诗:“尝闻马南郡,门下有康成。”宋司马光《为庞相公让明堂加恩第二表》:“昆仑倣玉带之图,路寝采康成之义。”

【帢】《廣韻》《正韻》苦洽切《集韻》《韻會》乞洽切,音恰。《埤蒼》帽也。《廣韻》弁缺四隅。《增韻》一曰按頭使下曰帢。《集韻》士服也。《魏志·太祖紀註》漢末公卿多委王服,以幅巾爲雅,是以袁紹之徒雖爲將帥,皆著縑巾。魏太祖擬古皮弁,裁縑帛以爲帢,以色別其貴賤,可謂軍容,非國容也。 《類篇》或作。

【依】《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希切,音衣。《說文》倚也。《書·無逸》知小人之依。《註》言稼穡。《詩·小雅》謀之不臧,則具是依。《又》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又依稀,猶彷彿也。《劉禹錫詩》宋臺梁館尚依稀。又姓。又《集韻》《韻會》隱豈切,音倚。《詩·大雅》于京斯依。又斧依,與扆通。《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于戸牖之閒。《註》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又纏弦也。《儀禮·卽夕禮》設依撻焉。《疏》依,以韋依纏其弦,卽今時弓是也。又《儀禮·士虞禮》佐食無事,則出戸負依南面。《註》戸牖之閒謂之依。又喻也。

【然】〔古文〕《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如延切,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又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又《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又《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又《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愧】《廣韻》俱位切《集韻》基位切,音騩。《爾雅·釋言》慙也。《詩·大雅》尚不愧于屋漏。《皇極經世》無愧於口,不若無愧於身。無愧於身,不若無愧於心。 本作媿,从女。或从恥省作聭。亦作謉。

【腻】《唐韻》《集韻》《韻會》女利切,音。《說文》上肥也。《玉篇》垢膩也。《廣韻》肥膩。又滑也。《宋玉·招魂》靡顏膩理。《註》膩,滑也。 《類篇》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