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荣归养,怃然叹行役

去去荣归养,怃然叹行役

诗句读音
怃然叹行役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 wǔ rántànháng|xíngyì
去去荣归养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qù qùróngguī yǎng

去去荣归养,怃然叹行役释义

【怃然】失意貌。《论语·微子》:“夫子憮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羣,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邢昺疏:“憮,失意貌。”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将军於是憮然失望而有媿色,自以德薄,深用咎悔。”唐陈鸿《长恨歌传》:“妃既出,上憮然。”清赵翼《即事》诗:“即事一憮然,感此日易昃。”2.惊愕貌。《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憮然为骇。”李贤注:“憮然,怪之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赵戏之曰:‘君倘垂意,当作冰斧。’王憮然曰:‘此念所不敢存。’”何垠注:“憮,怪惊之辞。”

【叹】《龍龕》音以。又《川韻》作又字。(嘆)〔古文〕《唐韻》《集韻》他案切《正韻》他晏切,音炭。《說文》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又《廣韻》《集韻》他干切《正韻》他丹切,音灘。義同。《詩·王風》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釋文》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又《大雅》而無永嘆。《釋文》歎,他安反,字或作嘆。又叶他絹切,音。《曹植賦》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又叶他涓切,音天。《曹大家·東征賦》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zdic&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

【役】〔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營隻切,音疫。《說文》戍邊也。《詩·小雅·采薇序》遣戍役,以守衞中國。又《玉篇》使役也。《易·說卦》致役乎坤。《書·大誥》予造天役。《周禮·天官·大宰》田役以馭其衆。又有所求而不止曰役役。《莊子·齊物論》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註》得此不止,復逐於彼,疲役終身也。又凡役使之人曰厮役。《前漢·張耳餘傳贊》其賔客厮役,皆天下俊桀。又列也。《詩·大雅》禾役穟穟。《傳》役,列也。《疏》種禾,則使有行列,其苗穟穟然美好也。 《韻會》或作伇。

【去去】去。汉苏武《古诗》之三:“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唐孟郊《感怀》诗之二:“去去勿復道,苦飢形貌伤。”清魏源《四明山中峡》诗:“君欲归人间,去去休回顾。”2.永别,死。晋陶潜《和刘柴桑》:“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3.犹连说“走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去去!无可復用相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马指妇叱曰:‘去去!’妇即反奔,若被鬼逐。”

【荣】《唐韻》永兵切《集韻》《正韻》于平切《韻會》於營切,音營。《說文》桐木也。見桐字註。又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禮·喪大記》升自東榮,降自西北榮。《註》榮屋翼也。又榮華。《爾雅·釋草》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又《淮南子·時則訓》秋行夏令爲華,行春令爲榮。又榮者,辱之反。《老子·道德經》知其榮,守其辱。又人以血爲榮,以氣爲衞。《內經》榮衞不行,五臟不通。又《諡法》寵祿光大曰榮。又州名。《前漢·地理志》屬犍爲郡,唐置榮州。又杜榮,草也。《爾雅》莣,杜榮。註似茅,皮可以爲繩索履屩。又

【归养】奉养父母。《史记·魏公子列传》:“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唐白居易《三教论衡》:“﹝仲尼﹞自卫反鲁之时,曾参或归养於家,不从门人之列。”2.回家休养。《后汉书·刘恺传》:“﹝愷﹞称病上书致仕,有詔优许焉,加赐钱三十万,以千石禄归养。”宋秦观《送刘承议解职归养》诗:“征马萧萧柳外鸣,议郎归养洛阳城。”郭沫若《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王阳明﹞三十一岁时遂不得不告病归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