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象到执珪,谲怪如洞冥
更新时间: 2025-10-14 21:36 出自古诗:谒华岳
取象到执珪,谲怪如洞冥释义
【谲怪】1.奇异怪诞。《易·睽》“睽孤”三国魏王弼注:“至睽将合,至殊将通,恢诡譎怪,道将为一。”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故韩子曰:狗马难,鬼神易,狗马乃凡俗所见,鬼神乃譎怪之状。斯言得之。”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四章第四节:“刘勰在《辨骚》一文里,说屈原诸作,有诡异、谲怪、狷狭、荒淫四事异于经典,不知道这正是屈原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色。”2.诡诈。《新唐书·裴延龄传》:“延龄资苛刻,又劫于利,专剥下附上,肆骋譎怪。”明唐顺之《与洪方洲书》:“扬子云闪缩譎怪,欲説不説,不説又説,此最下者,其心术
【洞冥】昏暗之处。比喻目光锐利,看得深远。汉陆贾《新语·术事》:“登高及远,达幽洞冥。”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文成作师,通幽洞冥……武关是闢,鸿门是寧。”《隋书·音乐志中》:“韜光戢耀,贯幽洞冥。”2.通晓鬼神之道。《晋书·艺术传论》:“什(鳩摩罗什)既兆见星象,澄(佛图澄)乃驱役鬼神,并通幽洞冥,垂文阐教。”3.指幽深之处。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怀重规於絳宫,潜九光於洞冥。”4.志怪小说集《洞冥记》的省称。清王韬《<淞滨琐话>自序》:“夫荒唐之词,发端於漆园,怪诞之説,滥觴乎《洞冥》。”
【取象】1.以某事物作为榜样。《庄子·天道》:“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2.取某事物之征象。宋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所谓青龙者,东方厥阴之气,其性仁,其神化,其色青,其形长,其虫鳞……其他取象皆如是。”宋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四方取象:苍龙、白虎、朱雀、螣蛇。”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执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