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向今成道,声华旧绝尘
趣向今成道,声华旧绝尘释义
【趣向】”。亦作“趣嚮”。亦作“趣乡”。1.志趣;志向。唐杜牧《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新唐书·陈子昂传》:“智者尚谋,愚者所不听,勇者徇死,怯者所不从,此趣向之反也。”宋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学者不论天资美恶,亦不专在勤苦,但观其趣嚮着心处如何。”2.好尚;兴味。宋梅尧臣《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我闻二公趣向殊:一养月中物,一养华亭雏。”《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西门庆向小玉道:‘贼奴才,现今叫大娘,只是不应,怎的不是气我。’遂没些趣向,走出房去。”亦作“趣嚮”。亦作
【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又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會意。,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成道】谓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后汉书·襄楷传》:“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菩提树,出摩伽陀国,在摩訶菩提寺,盖释迦如来成道时树,一名思惟树。”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据说,释迦成道后,三七日间,为徒众讲《华严大经》。”
【声华】犹言声誉荣耀。《淮南子·俶真训》:“今夫积惠重厚,累爱袭恩,以声华呕符嫗掩万民百姓,使知之訢訢然人乐其性者,仁也。”唐白居易《晏坐闲吟》:“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老倒翁。”清钱谦益《与王烟客书》:“老病日增,身世相弃,畏近城市,自窜於荒江墟落之间。人世声华,取次隔絶。”李大钊《青春》:“曾几何时,一代声华,都成尘土矣。”
【旧】《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正韻》巨又切,音柩。《說文》鴟舊,舊留也。《徐曰》卽怪鴟也。又《廣韻》故也。《增韻》對新之稱。《詩·豳風》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左傳·僖二十八年》輿人誦,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羊傳·莊二十九年》新延廄者何。修舊也。又久也。《詩·大雅》於乎小子,告爾舊止。《箋》舊,久也。又《韻會》昔也,老宿也。又姓。漢上黨太守舊彊。又與柩同。《金史·蔡珪傳》燕靈王舊。舊,古柩字通用。又《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臼。義同。又《集韻》許尤切,音休。與鵂同。又《韻補》叶巨己切,音技。《
【绝尘】1.脚不沾尘土。形容奔驰神速。《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絶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成玄英疏:“奔逸絶尘,急走也。”明杨慎《升庵诗话·评李杜》:“徐仲车云:‘太白之诗,神鹰瞥汉;少陵之诗,骏马絶尘。’”清刘大櫆《<郭昆甫时文>序》:“天驥絶尘而奔,尾以蹇驴,不知其能同至焉否邪?”周立波《李大贵观礼》:“新的中国诞生了,而且开始了绝尘的奔驰。”2.超脱尘俗。《文选·范晔<逸民传论>》:“盖録其絶尘不反,同夫作者。”刘良注:“絶尘谓超尘离俗,往而不反者。”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兴福·释昙翼》:“释曇翼本吴兴餘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