苒苒穷年籥,行行尽路岐
苒苒穷年籥,行行尽路岐释义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
【尽】《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
【路岐】“路歧”。1.歧路;岔道。《初学记》卷十六引晋王廙《笙赋》:“发千里之长思,咏别鹤於路歧。”唐刘驾《相和歌辞·贾客词》:“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将今夜伺之於路歧,与决生死。”2.指路歧人。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一出:“为路岐,恋佳人,金珠使尽没分文。”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俺路歧每怎敢自专,这的是才人书会剗新编。”《平妖传》第三一回:“众位在上!媳妇不是路岐,也不会卖药打卦。”参见“路岐人”。典
【苒苒】貌。唐陈翊《龙池春草》诗:“因风初苒苒,覆岸欲离离。”唐孙鲂《芳草》诗:“萋萋緑远水,苒苒在空林。”宋梅尧臣《游隐静山》诗:“溅溅涧水浅,苒苒菖蒲稠。”2.柔弱貌;柔和貌。汉王粲《迷迭赋》:“布萋萋之茂叶兮,挺苒苒之柔茎。”唐元稹《莺莺传》:“华光犹苒苒,旭日渐曈曈。”宋无名氏《清平乐》词:“照影弄姿香苒苒,临水一枝风月。”3.幽蔚貌。唐杜甫《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诗:“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峯。”王嗣奭释:“苒苒,状寺之幽蔚。”4.犹渐渐。南朝梁宣帝《樱桃赋》:“既离离而春就,乍苒苒而冬迎。”宋柳永《八声
【穷】《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又《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zdic.net漢典
【年籥】的竹牌。籥,书写用的竹牌。《陈书·宣帝纪》:“朕君临宇宙,十变年籥,旰日勿休,乙夜忘寝。”唐孟浩然《荆门上张丞相》诗:“四时年籥尽,千里客程催。”2.指时光。五代王周《齿落词》:“年籥惜不返,日驭走为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