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诗句读音
风枝无宁翼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入二十四職
拼音: fēng zhīwú nìngyì
然则湍濑无纵鳞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仄 平
拼音: rán zétuān làiwúzòng|zǒnglín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释义

【风枝】1.喻父母死亡,不得奉养。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慟甚风枝,悲深霜露。”参见“风树”。2.风吹拂下的树枝。唐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诗:“风枝惊暗鹊,霜草覆寒蛩。”宋曾慥《高斋漫录》:“南唐有画,黄头子数十枚集于风枝上。”

【无宁】“无宁”。1.宁可;不如。《论语·子罕》:“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明文徵明《<陈氏家乘>序》:“与其诬也,无寧略於所始,而传其疑也。”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一:“诗人与其使用那显然不合的或然之事……无宁使用未必然的显然合理之事。”2.难道。《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寧菑患?”杜预注:“言见遇如此,寧当復有菑患邪?”3.犹无乃,实乃。《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寧以为宗忧。”杜预注:“言华氏为宋宗室之羞耻。”杨伯峻注:“无寧,无乃也。”宋

【翼】〔古文〕《廣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音弋。《說文》作。翄也。篆文从羽。《廣韻》羽翼。《易·明夷》明夷于飛,垂其翼。又《書·臯陶謨》庶明勵翼。《傳》翼戴上命。《疏》言如鳥之羽翼,而戴奉之。鄭云:以衆賢明,作輔翼之臣。又《書·益稷》予欲左右有民汝翼。《傳》汝翼成我。《疏》汝當翼贊我也。又《書·武成》越翼曰。《傳》翼,明也。又《詩·小雅》四牡翼翼。《傳》閑也。又《詩·小雅》有嚴有翼。《傳》翼,敬也。又《詩·小雅》四騏翼翼。《傳》壯健貌。又《詩·小雅》我稷翼翼。《箋》蕃廡貌。又《詩·小雅》疆埸翼翼。《傳

【然则】连词。连接句子,表示连贯关系。犹言“如此,那么”或“那么”。《诗·周南·关雎序》:“是谓四始,诗之至也。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繫之周公。”唐韩愈《上兵部李四郎书》:“齐桓举以相国,叔向携手以上。然则非言之难为,听而识之者难遇也。”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草本》:“花一败而树随之,根亡故也。然则人之荣枯显晦,成败利钝,皆不足据。”

【湍濑】1.水浅流急处。《淮南子·原道训》:“﹝舜﹞钓於河滨,朞年而渔者争处湍瀨,以曲隈深潭相予。”《文选·曹植<洛神赋>》:“攘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李善注引应劭曰:“瀨,水流沙上也。”亦谓水浅流急貌。清魏源《岱麓诸谷诗·岱谷原岭山汶源》:“百里石槎枒,千里水湍瀨。”2.石上的急流。汉王充《论衡·状留》:“是故湍瀨之流,沙石转而大石不移。”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纵】〔古文〕《廣韻》子用切《集韻》《韻會》《正韻》足用切,蹤去聲。《說文》緩也。一曰舍也。《博雅》置也。《玉篇》恣也,放也。《書·太甲》縱敗禮。《詩·大雅》無縱詭隨。又《詩·鄭風》抑縱送忌。《註》發矢曰縱。又《禮·仲尼燕居》縱言至于禮。《註》縱言,汎說事。又《左傳·襄二十六年》敢有二心乎。縱有,共其內,莫共其外。又《爾雅·釋詁》縱,亂也。又省作從。《論語》從之純如也。《前漢·王吉傳》放從自若。又《集韻》《韻會》祖動切《正韻》作孔切,音總。《禮·檀弓》喪事欲其縱縱爾。《註》讀如總領之總。急遽趨事貌。又《集韻》足

【鳞】《廣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說文》魚甲也。《玉篇》魚龍之鱗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其動物宜鱗物。《註》鱗,龍之屬。《禮·月令》其蟲(鱗。《註》)龍蛇之屬。《淮南子·地形訓》凡鱗者,生於庶魚。又《正字通》雙鱗魚,產湖廣石門縣東陽山水中,鱗有兩重,與諸魚別,味肥(美。)又姓。《左傳·文十六年》鱗鱹爲司徒。《類篇》或作。此條有四字脫落,包括一個空格。今補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