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宜旌表,虫鱼不足笺
人物宜旌表,虫鱼不足笺释义
【虫鱼】微小的动物。《诗·小雅·鸳鸯序》“思古明王,交於万物有道”唐孔颖达疏:“思古明王交接於天下之万物,鸟兽虫鱼皆有道,不暴夭也。”《金史·乐志下》:“威震遐邇,化渐虫鱼。”2.孔子认为读《诗》可以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汉代古文经学家注释儒家经典,注重典章制度及名物的训释、考据。后遂以“虫鱼”泛指名物和典章制度。有时含讥其繁琐之意。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之一:“《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宋葛立方《<韵语阳秋>自序》:“而多生习气,尚牵蠹简,虽不能如毛萇、郑康成泥虫鱼之注,又不能如虞卿、李德裕著
【不足】1.不充足,不够。《荀子·礼论》:“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封禅》:“计武功,述文德,事覈理举,华不足而实有餘矣。”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屠杀之不足,继之以抢劫、剥尸。”2.不可,不能。《荀子·正论》:“浅不足以测深,愚不足以谋知。”唐韩愈《论佛骨表》:“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一:“孟坚摘《论语》中字,改河渠为沟洫,实不足以尽其义。”3.不值得,不必。《史记·高祖本纪》:“章邯已破项梁军,则
【人物】1.人与物。《庄子·庚桑楚》:“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攖,不相与为怪,不相与为谋,不相与为事,翛然而往,侗然而来。”成玄英疏:“夫至人虚心顺世,与物同波。”《隋书·律历志上》:“自夫有天地焉,有人物焉。”明张纶《林泉随笔》:“言天地人物之理,固不随一人而存没也。”2.指人与财物、财富。《后汉书·段颎传》:“今先零杂种,累以反覆,攻没县邑,剽略人物,发冢露尸,祸及生死,上天震怒,假手行诛。”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宋兴百三十年,四方无虞,人物岁滋。”3.特指人与其他动物。康有为《
【宜】〔古文〕《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儀。《說文》所安也。《增韻》適理也。《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禮·王制》齊其政,不易其宜。又《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註》職方氏所謂靑州宜稻粱,雍州宜黍稷之類是也。又《詩·周南》宜其室家。《傳》宜者,和順之意。又《爾雅·釋詁》宜,事也。《詩·大雅》公尸來燕來宜。《毛傳》宜其事也。又《玉篇》當也,合當然也。《禮·樂記》武之遲久,不亦宜乎。又祭名。《書·泰誓》類于上帝,宜于冢土。《註》祭社曰宜。冢土,社也。《禮·王制》宜乎社。《
【旌表】表彰。后多指官府为忠孝节义的人立牌坊赐匾额,以示表彰。《晋书·荀崧传》:“今承大弊之后,淳风穨散,苟有一介之善,宜在旌表之例。”明高明《琵琶记·散发归林》:“一门忠孝如此,理当保奏,请行旌表。”鲁迅《故事新编·起死》:“旌表了孝子,确也是一件大事情。”2.指官府颁赐用以表彰的牌坊或匾额。宋欧阳修《左班殿直胥君墓志铭》:“胥氏义闻乡閭,门有旌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