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芝兰晋王谢,篇章黼黻汉卿云
诗句 | 读音 |
---|---|
篇章黼黻汉卿云 |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piān zhāngfǔ fúhànqīng yún |
人物芝兰晋王谢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rén wùzhī lánjìnwáng xiè |
人物芝兰晋王谢,篇章黼黻汉卿云释义
【篇章】篇和章。泛指文字著作。汉王充《论衡·别通》:“儒生不博览,犹为闭闇,况庸人无篇章之业,不知是非,其为闭闇甚矣!”晋葛洪《抱朴子·辞义》:“何必寻木千里,乃构大厦,鬼神之言,乃著篇章乎!”2.引申为历史。魏巍《壮行集·写你鲜红的历史》:“只有下定决心,诚诚恳恳,兢兢业业,用自己的赤诚和忠心来书写今后鲜红的篇章。”《人民日报》1975.9.3:“一九七二年中日两国政府发表了联合声明,结束了中日间的战争状态,实现了两国邦交的正常化,从而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的新篇章。”3.特指诗篇。唐贾岛《寄韩潮州愈》诗:“隔岭篇
【黼黻】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晏子春秋·谏下十五》:“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王采具焉。”宋叶适《故宝谟阁赵公墓志铭》:“黼黻为章,宫徵成音,经综纬错,其行钦钦。”清黄鷟来《杂诗》之二:“灿灿黼黻裳,乃出寒女治。”2.绣有华美花纹的礼服。《淮南子·说林训》:“黼黻之美,在於杼轴。”高诱注:“白与黑为黼,青与赤为黻,皆文衣也。”多指帝王和高官所穿之服。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六》:“天子负黼黻,袭翠被。”《后汉书·张衡传》:“士或解短褐而袭黼黻,或委臿筑而据文轩者,度德拜爵,量绩受禄也。”3.借指爵禄。唐崔
【汉】〔古文〕《唐韻》呼旰切《集韻》虛旰切《韻會》《正韻》虛汗切,音熯。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又天河也。《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史記·天官書》漢者,亦金之散氣。《揚泉·物理論》漢,水之精也。《詩·大雅》倬彼雲漢。又漢中,郡名,秦惠王置。《廣輿記》今爲漢中府。又漢口,地名。《廣輿記》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又州名,屬成都府。《韻會》漢屬廣漢郡,唐置州。又半漢,形容之辭。《張衡·南都賦》天馬半漢。又《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又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孫穆·雞林
【卿云】1.即庆云。一种彩云,古人视为祥瑞。《竹书纪年》卷上:“十四年,卿云见,命禹代虞事。”《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见,喜气也。”清赵翼《养疾未愈书感》诗:“岁晚沧江几回首,卿云五色丽高旻。”2.歌名。传说虞舜将禅位给禹时和百官一起唱的歌。《尚书大传》卷二:“舜为宾客而禹为主人……于时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縵縵兮,日月光华,旦復旦兮。’”郑玄注:“卿,当为‘庆’。”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虞歌《卿云》,则文於唐时
【人物】1.人与物。《庄子·庚桑楚》:“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攖,不相与为怪,不相与为谋,不相与为事,翛然而往,侗然而来。”成玄英疏:“夫至人虚心顺世,与物同波。”《隋书·律历志上》:“自夫有天地焉,有人物焉。”明张纶《林泉随笔》:“言天地人物之理,固不随一人而存没也。”2.指人与财物、财富。《后汉书·段颎传》:“今先零杂种,累以反覆,攻没县邑,剽略人物,发冢露尸,祸及生死,上天震怒,假手行诛。”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宋兴百三十年,四方无虞,人物岁滋。”3.特指人与其他动物。康有为《
【芝兰】芷和兰。皆香草。芝,通“芷”。《荀子·王制》:“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好我芳若芝兰。”《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於森林,不以无人而不芳。”《荀子·宥坐》作“芷兰”。汉焦赣《易林·萃之同人》:“南山芝兰,君子所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分若芝兰,坚逾胶漆。”2.喻优秀子弟。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芝兰有秀,羔鴈成行。”明陆采《明珠记·探留》:“念荆花早年失偶,喜芝兰这回重茂。”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八九:“生儿只识秦碑字,脆弱芝兰笑六朝。”参见“芝兰玉树”。典
【晋】《正字通》俗字。(晉)《唐韻》《集韻》《韻會》卽刃切。《說文》作,進也,日出萬物進也。《類篇》隸省作晉。《易·晉卦》晉,進也。《疏》以今釋古,古之晉字,卽以進長爲義。《又》明出地上晉。又《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疏》晉,插也。又《周禮·夏官·田僕》凡田,王提馬而走,諸侯晉大夫馳。《註》晉,猶抑也。又《周禮·地官·鼓人》以晉鼓鼓金奏。《註》晉鼓長六尺六寸。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凡爲殳,去一以爲晉圍。《註》鄭司農云:晉謂矛戟下銅鐏也。《釋文》晉如字。又國名。《詩·唐風譜》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堯之故墟,
【王谢】1.六朝望族王氏、谢氏的并称。《南史·侯景传》:“景请娶於王谢,帝曰:‘王谢门高非偶,可於朱张以下访之。’”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娄芳华》:“我家小娘子,出身矜贵,门楣王谢,甲第金张。”王闿运《上征赋》:“仰王谢之高风兮,夕余宿乎汝左。”2.指晋王坦之与谢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桓公伏甲设饌,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之恐状,转见於色。谢之宽容,愈表於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