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向离亭折杨柳,晚花零落杜鹃啼
| 诗句 | 读音 | 
|---|---|
| 忍向离亭折杨柳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rěn4lí tíngshé yáng liǔ  | 
| 晚花零落杜鹃啼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wǎnhuālíng luòdùjuāntí  | 
忍向离亭折杨柳,晚花零落杜鹃啼释义
【忍】《唐韻》而軫切《集韻》《韻會》《正韻》爾軫切,人上聲。《說文》能也。《徐曰》能音耐。从心刃。《長箋》如刀剌心,忍意也。《周武王·書銘》忍之須臾,乃全汝軀。又《廣韻》强也,有所含忍。《左傳·昭元年》魯以相忍爲國。又安于不仁曰忍。《詩·大雅》維彼忍心,是顧是復。《詩·小雅》君子秉心,維其忍之。又忍忍,猶不忍也。《後漢·崔琦傳》情懷忍忍。又姓。又《廣韻》《集韻》《韻會》而振切,音仞。堅柔也,本作肕。亦作忍。《周禮·地官·山虞註》柔忍,通作刃。《詩·小雅·荏染柔木註》柔刃之木荏苒然。《釋文》忍音刃。《禮·月令·納
【离亭】古代建于离城稍远的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古人往往于此送别。南朝陈阴铿《江津送刘光录不及》诗:“泊处空餘鸟,离亭已散人。”宋徐昌图《临江仙》词:“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清吴伟业《别丁飞涛兄弟》诗:“把君诗卷过扁舟,置酒离亭感旧游。”
【折杨柳】1.古《横吹曲》名。传说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德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魏晋时古辞亡失。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歌,辞多言兵事劳苦。南朝梁、陈和唐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曲为五言,唯唐有七言者。参阅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二·折杨柳》。2.词牌名。即《杨柳枝》。
【晚】〔古文〕《唐韻》無遠切《集韻》《韻會》武遠切,音挽。《說文》莫也。《博雅》後也。《史記·李斯傳》君何見之晚。《前漢·天文志》伏見蚤晚。zdic.net漢典
【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零落】1.凋谢。《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零、落,皆堕也。草曰零,木曰落。”元曾瑞《愿成双·赠老妓》套曲:“忽惊风雨夜来时,零落了千红万紫。”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草本》:“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于敏《西湖即景》:“杜鹃早已零落,芍药正在竞芳。”2.喻死亡。《管子·轻重己》:“宜穫而不穫,风雨将作,五穀以削,士兵零落。不穫之害也。”马非百新诠:“零落,殞也。言风雨大起,五穀因而削减。士,战士。民,普通人民。谓战士与人民皆将飢饿以死也。”《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
【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動五切,音。《說文》甘棠也。牡曰棠,牝曰杜。樊光曰:赤者爲杜,白者爲棠。《陸璣·草木疏》赤棠,子澀而酢,無味。木理韌,可作弓幹。與《說文》不同。又塞也。《書·費誓》杜乃擭。《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凌政則杜之。又《爾雅·釋草》杜榮。《註》似茅,皮可爲索。又香草名。《屈原·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又繚之兮杜蘅。又《方言》東齊謂根爲杜。又澀也。又《本草》杜仲,藥名。又《博雅·釋蟲》杜伯,蠍也。又姓。《廣韻》本帝堯劉累之後。出京兆、濮陽、襄陽三望。又《集韻》董五切,音睹。姓也。楚有杜
【鹃】《廣韻》古懸切《集韻》《韻會》圭懸切《正韻》圭淵切,音涓。杜鵑,鳥名。《玉篇》甄鵑。《顏師古曰》鷤,一名買,一名子規,一名杜鵑。《李時珍曰》杜鵑,出蜀中,狀如雀鷂,而色慘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卽鳴,夜啼達旦,鳴必向北,至夏尤甚,晝夜不止,其聲哀切,田家之,以興農事。惟食蟲蠹,不能爲巢,居他巢生子。《埤雅》杜鵑苦啼,啼血不止,一名怨鳥,夜啼達旦,啼苦則倒懸於樹。《異物志》杜鵑一名巂周,自呼曰謝豹。《寰宇記》蜀王杜宇號望帝,立鼈靈爲相,後因禪位,自亡去,化爲子規。《華陽國志》杜宇稱帝,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
【啼】〔古文〕謕《說文》同嗁。《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