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孝自应禳百沴,艾人桃印本无功
诗句 | 读音 |
---|---|
仁孝自应禳百沴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rénxiàozì1|4rángbǎi lì |
艾人桃印本无功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ài|yìréntáo yìnběnwú gōng |
仁孝自应禳百沴,艾人桃印本无功释义
【仁】〔古文〕忎《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人。《釋名》忍也。《易·乾卦》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禮·禮運》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程顥曰》心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又《方書》手足痿爲不仁。後漢班超妹昭,以兄老西域,請命超還漢土,上書云:兄年七十,兩手不仁。又果核中實有生氣者亦曰仁。又姓。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歐陽修·送吳子京南歸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顏回不貳過,後世稱其仁。 《六書正譌》元,从二从人。仁則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人所以靈於萬物者,仁也。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
【禳】《廣韻》《集韻》《韻會》如陽切《正韻》如羊切,音穰。《說文》磔攘,祀除癘殃也。《徐曰》禳之爲言攘也。《周禮·天官·女祝註》却變異曰禳。
【百沴】借指各种疾病。沴,瘟疫瘴疠之气。宋文天祥《正气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艾】《唐韻》五蓋切《集韻》《韻會》《正韻》牛蓋切,音礙。《玉篇》蕭也。《詩·王風》彼采艾兮。《傳》艾,所以療疾。《急就篇註》艾,一名冰臺,一名醫草。《博物志》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得火,故號冰臺。《本草註》醫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又《博雅》老也。《禮·曲禮》五十曰艾,服官政。《疏》髮蒼白,色如艾也。《揚子·方言》東齊、魯、衞之閒,凡尊老謂之艾人。《爾雅·釋詁》艾,歷也。《註》長者多更歷。又《爾雅·釋詁》艾,相也。《疏》謂相視也。又美好也。《孟子》知好色則慕少艾。又養也。《詩·小雅》保艾爾後。又止也。《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桃印】1.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后汉书·礼仪志中》:“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王先谦集解:“钱大昕曰:桃印,《宋书·礼志》作‘桃卯’。注称‘桃印’,本《汉志》,所以辅卯金,则印当为卯之譌。黄山曰:《事物纪原》载汉用朱索,连五色刚卯为门户饰,是桃卯即刚卯矣。而《舆服志》明以卯为印,则桃卯亦可谓桃印,非譌也。”《晋书·礼志上》:“按汉仪则仲夏设之,有桃印,无磔鸡。”宋苏轼《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皇太妃阁》之五:“仁孝自应禳百沴,艾人桃印本无功
【无功】1.没有功劳。《韩非子·内储说上》:“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三国志·蜀志·张裔传》:“爵不可以无功取。”2.没有收获、成效。《史记·李将军列传》:“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害成於微,而救之於著,故有无功之治。”《西湖二集·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洪武爷遂遣汤和率师讨之,国珍遁入海岛,师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