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方有望,时雨不须求

人心方有望,时雨不须求

诗句读音
人心方有望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rén xīnfāngyǒu wàng
时雨不须求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shí yǔbù|fǒuxū qiú

人心方有望,时雨不须求释义

【人心】1.人的心地。《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宋梅尧臣《送怀倅李太傅》诗:“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清姚鼐《仪郑堂记》:“自郑王异术,而风俗人心之厚簿以分。”2.特指善良的心地、良心。如:这个没有人心的家伙。3.指人们的意愿、感情等。《易·咸》:“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谓之好恶。”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所谓人心者,喜怒哀乐之已发者也。”《红楼梦》第九十回:“这么看起来,人心天意,他们两个竟是天配

【方】〔古文〕《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音芳。《說文》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詩·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傳》方,泭也。《釋文》小筏曰泭。《爾雅·釋水》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史記·酈食其傳》方船而下。《註》謂船也。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又《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

【有望】1.有指望;有希望。《左传·昭公十六年》:“孺子善哉!吾有望矣。”清李渔《奈何天·醉卺》:“宣抚老爷看了呈词,不胜之喜,説他日海宇承平,自然要叙功行赏,大爷的前程有望了。”曹禺《北京人》第三幕:“唉,只要把那寿木留下来就好了!(不觉回顾)霆儿,你看这件事有望么?”2.指寄希望。唐元稹《元佑洋州刺史制》:“洋州近郡,美恶足以流京师,将以慈惠廉让之道长理之,此吾有望於尔矣。”3.有风姿,耐看。《文选·宋玉<神女赋>》:“近之既夭,远之有望。”李周翰注:“既妖美,又有姿望。”4.有怨恨。《晋书·裴楷传》:“楷素

【时雨】的雨水。《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晋陶潜《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王统照《春雨之夜》:“我正在院子里徘徊着,看竹篱里萱花的绿长叶子,红黄花蕊,着了昨夜一场时雨,非常娇美。”汉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须求】求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须求趋竞,不顾羞惭。”王利器集解:“须求,《少仪外传下》作‘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