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惊獬豸,雀意伺螳螂

人心惊獬豸,雀意伺螳螂

诗句读音
人心惊獬豸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rén xīnjīngxiè zhì
雀意伺螳螂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què|qiāo|qiǎoyìsì|cìtáng láng

人心惊獬豸,雀意伺螳螂释义

【人心】1.人的心地。《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宋梅尧臣《送怀倅李太傅》诗:“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清姚鼐《仪郑堂记》:“自郑王异术,而风俗人心之厚簿以分。”2.特指善良的心地、良心。如:这个没有人心的家伙。3.指人们的意愿、感情等。《易·咸》:“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谓之好恶。”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所谓人心者,喜怒哀乐之已发者也。”《红楼梦》第九十回:“这么看起来,人心天意,他们两个竟是天配

【惊】《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驚)《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又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獬豸】中的异兽。一角,能辨曲直,见人相斗,则以角触邪恶无理者。古人视为祥物。汉杨孚《异物志》:“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鬭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椎蜚廉,弄獬豸。”郭璞注引张揖曰:“獬豸,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罚得中,则生於朝廷,主触不直者。”《宋书·符瑞志中》:“獬豸知曲直,狱讼平则至。”《金史·五行志》:“太原进獬豸及瑞麦。”《天雨花》第八回:“汝等可知獬豸之性,遇邪则触。”2.指古代御史大夫等执法官戴的獬豸冠。唐罗隐《广陵春日忆池阳有寄》诗:“别后故人冠獬

【雀】《唐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音爵。《說文》依人小鳥也。从小,隹。讀與爵同。《古今注》雀,一名家賔。《埤雅》雀,物之淫者。《詩·召南》誰謂雀無角。《左傳·襄二十五年》如鷹鸇之逐鳥雀也。又《書·顧命》二人雀弁。《傳》雀韋弁。《疏》雀,言如雀頭色也。又《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豻雀飾。又《戰國策》雀立不轉。《註》雀立,踊也。又《揚子·方言》鸝黃,或謂之楚雀。《爾雅·釋鳥》鵹黃,楚雀。《註》卽倉庚也。又《爾雅·釋鳥》鷣,負雀。《註》鷣,鷂也。善捉雀,因名。又《爾雅·釋鳥·桑鳸竊脂註》俗謂之靑雀

【意】《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音。志之發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禮運》非意之也。《註》意,心所無慮也。《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又與抑通。《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論語》抑與之歟。《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又《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又叶乙力切,音億。《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

【伺】《廣韻》息吏切《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音四。偵也。又察也。《前漢·文三王傳》左右弄口積,使上下不和,更相眄伺。又《唐書·陸贄傳》李楚琳挾兩端,有所狙伺。又通司。《前漢·灌夫傳》魏其與夫人益市牛酒,令門下司,至日中,丞相不來。又《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相咨切,音斯。義同。 別作〈貝司〉。

【螳螂】螂”。即螳蜋。明徐渭《代云南策问》之一:“此犹可委曰跖犬不忘吠尧,螗螂盲虫不知有车辙耳。”艾青《怜悯的歌》:“他的头发鬈曲,皮肤黧黑,身体瘦削像一只螳螂。”参见“螳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