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则到处乘凉,寒则围炉向火
更新时间: 2025-10-18 12:21 出自古诗: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热则到处乘凉,寒则围炉向火释义
【热】《唐韻》如列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列切,音苶。《說文》溫也。《釋名》也。如火所燒。《增韻》炎氣。《詩·大雅》誰能執熱,逝不以濯。《禮·月令》大雨時行,燒薙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又《唐韻正》如例反。《束皙·近遊賦》繫複襦以御冬。脅汗衫以當熱。帽引四角之縫。裙爲數條之殺。《餅賦》三春之初,隂陽交際,寒氣旣除,溫不至熱。 《正字通》說文本作,十二畫。省作熱。非。
【乘凉】趁着凉爽的时候。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花出,欲日日乘凉摘取,不摘则乾。”唐韩偓《野塘》诗:“侵晓乘凉偶独来,不因鱼跃见萍开。”2.热天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七修类稿·诗文·二僧诗累》引元德祥《夏日西园》诗:“新筑西园小草堂,热时无处可乘凉。”《红楼梦》第三一回:“只见院中早把乘凉的枕榻设下。”朱自清《荷塘月色》:“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汉
【寒】〔古文〕《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韓。《說文》東也。本作。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又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又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