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诗句读音
萧萧枫树林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xiāo xiāofēngshù lín
日暮秋风起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rì mùqiū fēngqǐ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释义

【萧萧】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斾旌。”晋陶潜《咏荆轲》:“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唐刘长卿《王昭君歌》:“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宋王安石《试院中五绝句》之五:“萧萧疏雨吹檐角,噎噎暝蛩啼草根。”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五:“云飘飘,水萧萧,一灯香火过闲宵。”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杨子畏,居于泗水之滨。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墓,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冰心《超人·离家的一年》:“月影下,树叶萧萧。”2.萧条

【枫】《唐韻》方戎切《集韻》《韻會》方馮切《正韻》方中切,音風。《說文》木也。厚葉弱枝善搖。一名。《爾雅·釋木》楓,欇欇。《郭註》樹似白楊,葉圓岐,有脂而香,今之楓香是也。《埤雅》枝善搖,故字从風,葉作三脊,霜後色丹,謂之丹楓,其材可以爲式。又《說文解字》楓木,漢宮殿中多植之,故稱楓宸。又《南方草木狀》楓香樹,子大如鴨卵,曝乾可燒,惟九眞郡有之。又《蜀本草》楓脂,入地千年化爲虎魄。又《本草圖經》引《述異記》:南中楓木之老者爲人形,亦呼爲靈楓,蓋癭瘤也。《譚景升化書》老楓化爲羽人,無情而之有情也。又孫炎云:欇欇生

【树林】生长的树木。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元萨都剌《早发黄河即事》诗:“依依树林出,惨惨烟雾收。”巴金《军长的心》:“车子开出沟口,穿过了树林,天已经亮了。”典

【日暮】傍晚;天色晚。《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唐杜牧《金谷园》诗:“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交河有书生,日暮独步田野间。”

【秋风】秋季的风。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三国魏曹丕《燕歌行》之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唐杜甫《奉和严郑公军城早秋》:“秋风嫋嫋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明沉榜《宛署杂记·街道》:“每初僉及年终,置酒邀会,每家银三五分,则曰打网,曰秋风。”《儒林外史》第三回:“会试举人,变作秋风之客。”参见“打秋风”。3.蟋蟀的别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昆虫·蟋蟀》:“《清异録》:汉龙驤子名卭,讳之,呼蛩曰秋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