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夷黄道,乾坤衍赤符

日月夷黄道,乾坤衍赤符

诗句读音
乾坤衍赤符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qián kūn3chì fú
日月夷黄道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rì yuèyíhuáng dào

日月夷黄道,乾坤衍赤符释义

【乾坤】“乾川”。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繫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昏》、《易》之《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明何楷《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首《乾》《坤》。”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汉班固《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金元好问《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谕

【衍】《唐韻》《集韻》《韻會》以淺切,音演。水溢也。《說文》水朝宗于海也。又《小爾雅》澤之廣者謂之衍。又美也。《詩·小雅》釃酒有衍。又布也。《前漢·司馬相如傳》離靡廣衍。又游衍。自恣之意。《詩·大雅》昊天曰旦,及爾游衍。又衍沃,平美之地。《左傳·襄二十五年》井衍沃。又曼衍,無極也。《莊子·齊物論》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又沙衍,水中有沙者。《穆天子傳》天子乃遂東征,南絕沙衍。又篋衍,笥也。《莊子·天運篇》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又《博雅》衍衍,行也。《謝朓詩》衍衍淸風爛。又水名。《史記·荆軻傳》丹匿衍

【赤符】伏符”的简称。唐刘希夷《谒汉世祖庙》诗:“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宋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明何景明《郊观》诗:“日月藏金柜,龟龙秘赤符。”参见“赤伏符”。2.汉朝的符命。汉为火德,火色赤,故称。北周庾信《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昔者受律赤符,韩信当乎千里。”倪璠注:“《史记》:刘季为沛公,旗帜皆赤。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上赤。‘受律赤符’,言信拜大将,受汉符命也。”3.旧指驱邪的符箓,因用朱砂书写,故称。明夏完淳《

【日月】和月亮。《易·离》:“日月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丁玲《韦护》第三章:“这是包含海洋和峻山以及日月星辰的一个充满了福乐的大宇宙。”2.一天一月;每天每月。《论语·雍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餘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汉蔡邕《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方今郡县盗贼,刼摽人财,攻犯官民,日月有之。”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靖谢曰:‘老臣宜从,但犬马之疾,日月增甚,恐死於道路,仰累陛下。’”王闿运《储玟躬传》:“自道光末载,湖南日月多故。”3.时令;时光

【夷】〔古文〕《唐韻》《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姨。平也,易也。《詩·周頌》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又大也。《詩·周頌》降福孔夷。又安也,悅也。《詩·鄭風》旣見君子,云胡不夷。又等也,儕也。《禮·曲禮》在醜夷不爭。《史記·張良傳》諸將陛下等夷。又也。《禮·喪大記》男女奉尸夷於堂。《周禮·天官·凌人》大喪共夷槃冰,牀曰夷牀,衾曰夷衾,皆依尸爲言。又夷俟,展足箕坐也。《論語》原壤夷俟。又誅滅也。《前漢·法志》戰國時,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造參夷之誅。又傷也。《易·序卦》故受之以明夷 。又芟也。《周禮

【黄道】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一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它是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道和天球赤道相交于北半球的春分点和秋分点。《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宋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二》:“日之所由,谓之黄道。”《文明小史》第五三回:“为着俄罗斯在北极底下,冬天日轮在黄道出来,是一直的,所以天黑得早,天亮得快。”2.古代历法家以为黄道日子是吉日,作事相宜;黑道日子是凶日,作事不利。明叶宪祖《素梅玉蟾》第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