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嫉元恶,不悟祸所归

如何嫉元恶,不悟祸所归

诗句读音
如何嫉元恶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rúhé|hē|hè2yuán è
不悟祸所归平仄:平 仄 仄 仄 平
拼音: bù|fǒuwù4suǒ guī

如何嫉元恶,不悟祸所归释义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嫉】《廣韻》秦悉切《集韻》《韻會》《正韻》昨悉切,音蒺。《說文》妎也。《屈原·離騷註》害色曰妒,害賢曰嫉。《史記·外戚傳》褚先生曰:傳曰:女無美惡,入室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亢倉子·用道篇》同道者相愛,同藝者相嫉。又《集韻》疾二切,音自。義同。 亦作。通作疾。或作。

【元恶】大恶之人;首恶。《书·康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孔传:“大恶之人犹为人所大恶,况不善父母、不友兄弟者乎!”唐沉佺期《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黎。”《明史·张璁传》:“元恶寒心,羣奸侧目。”炉魂《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张之洞老悍自用……餘毒所及,厥成大创,天厌其驱,罚其元恶,卖国老贼,遂入黄壚。”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悟】〔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誤。《說文》覺也。从心吾聲。《困知記》無所覺之謂迷,有所覺之謂悟。又啓發人曰悟。《崔駟達旨》唐睢華顚以悟秦。又通作寤。《史記·項羽傳贊》尙不覺悟。

【所归】;归宿。《老子》:“儽儽兮若无所归。”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2.归向;归属。汉杨恽《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汉班彪《王命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3.称赞。晋羊祜《让开府表》:“功未为众所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