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霭深笼画戟,寿星照、曲纛高牙
诗句 | 读音 |
---|---|
寿星照、曲纛高牙 | 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shòu xīngzhàoqū|qǔ4gāo yá |
瑞霭深笼画戟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ruì ǎishēnlóng|lǒnghuà jǐ |
瑞霭深笼画戟,寿星照、曲纛高牙释义
【寿星】十二星次之一。在十二支为辰,在二十八宿则起于轸宿十二度,跨角、亢二宿而至氐宿四度。见《汉书·律历志》。《尔雅·释天》:“寿星,角亢也。”郭璞注:“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国语·晋语四》:“岁在寿星及鶉尾,其有此土乎?”韦昭注:“自軫十二度至氐四度,为寿星之次。”唐杨炯《浑天赋》:“东宫则析木之津,寿星之野。”2.即老人星。南部天空一颗光度较亮的二等星。《史记·封禅书》:“於杜亳有三社主之祠、寿星祠。”司马贞索隐:“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自古以来用作长寿的象征,民间常
【曲】《廣韻》丘玉切《集韻》《韻會》區玉切,音。《說文》象器受物之形。《易·繫辭》曲成萬物而不遺。《疏》屈曲委細。《書·洪範》木曰曲直。《傳》木可以揉曲直。又《詩·秦風》亂我心曲。《傳》心曲,委曲也。《禮·曲禮·釋文》曲禮,委曲說禮之事。又《禮·中庸》其次致曲。《註》曲,猶小小之事。《朱註》一偏也。又《說文》或說蠶簿。《禮·月令》具曲植籧筐。《註》所以養蠶器也。曲,簿也。《前漢·周勃傳》以織簿曲爲生。《註》葦簿爲曲也。又樂曲。《宋玉·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又姓。《史記·蒙恬傳》御史曲宮。又《集韻》顆羽
【高牙】;牙旗。《文选·潘岳<关中诗>》:“桓桓梁征,高牙乃建。”李善注:“牙,牙旗也。兵书曰:牙旗,将军之旗。”李周翰注:“牙,大旗也。”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施枢密圣与帅江西》词:“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2.指高官官衙。宋范仲淹《寄馀杭金安石段少连二从事》诗:“分擕俱是佐高牙,两地官尘自等差。”
【瑞霭】吉祥之云气。亦以美称烟雾。唐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四:“瑞靄方呈赏,暄风本配仁。”宋赵长卿《浣溪沙》词:“金兽喷香瑞靄氛,夜凉如水酒醺醺。”元王恽《木兰花慢》词:“和气一家瑞靄,慈颜九十柔仪。”明汪廷讷《种玉记·封功》:“瑞靄朦朧,香飘金殿炉烟拥。”《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只见那宝镜中金光一闪,结成一片祥云瑞靄,现出了‘忠孝节义’四个大字。”漢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笼】《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櫳。《說文》舉土器。一曰笭也。《西京雜記》漢制,天子以象牙爲火籠。又鳥檻曰籠。《莊子·庚桑楚》以天下爲之籠,則雀無所逃。又包舉也。《前漢·食貨志》籠貨物,籠鹽鐵。又盛矢器。以竹爲之。《周禮·夏官》田弋充籠箙矢。《註》籠,竹箙也。又地名。《史記·匈奴傳》五月大會籠城。《韻會補》廣南化外,古南越地,唐置籠州。又《廣韻》《集韻》力鐘切《正韻》盧容切,音龍。竹名。《張衡·南都賦》其竹則籦籠篾。又籠,竹車軬。《揚子·方言》車枸簍,宋、魏閒謂之籠。《史記·田單傳》令其宗人盡斷其
【画戟】古兵器名。因有彩饰,故称。唐王维《燕支行》:“画戟彫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宋张孝祥《蝶恋花·送刘恭父》词:“画戟斿闲刀入鞘。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花月痕》第五四回:“一枝画戟,东驰西突,所向披靡。”2.旧时常作为仪饰之用。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宋苏轼《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之二:“森森画戟拥朱轮,坐咏梁公觉有神。”清陈沂震《试院即事》诗:“画戟森严昼漏迟,凝香燕寝日斜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