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羁囚兮在缧绁,忧虑万端无处说

如羁囚兮在缧绁,忧虑万端无处说

诗句读音
忧虑万端无处说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ōu lǜwàn duānwú chǔshuō|shuì|yuè
如羁囚兮在缧绁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rújī qiúxīzàilei xiè

如羁囚兮在缧绁,忧虑万端无处说释义

【忧虑】忧愁思虑;忧愁担心。《后汉书·东海恭王彊传》:“身既夭命孤弱,復为皇太后、陛下忧虑,诚悲诚慙。”《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且説王臣母妻在家,真箇闻得史思明又反,日夜忧虑王臣,懊悔放他出门。”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这种景象带给她的却是忧虑和不安。”

【万端】亦作“万耑”。形容方法、头绪、形态等极多而纷繁。《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説王万端。”唐韩愈《李君墓志铭》:“﹝李君﹞最深於五行书……其説汪洋奥美,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日影下堕,风烟縈漾,闪映万端。”章炳麟《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传》:“革命之事万耑,然能以一人任者,独有作刺客。”茅盾《过年》:“老赵当时在旁听得,不免感触万端。”

【无处】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赵岐注:“我在齐无事,於义未有所处也。义无所处而餽之,是以货财取我。”2.犹无为,无常。《吕氏春秋·圜道》:“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高诱注:“有处,有为也。有为则不能化,乃无处为也。”1.没有处所;没有地方。《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颜师古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

【说】〔《易·益卦》民説無彊。〕 謹照原文無彊改爲無疆。

【羁囚】囚”。1.拘留;囚禁。唐柳宗元《首春逢耕者》诗:“农事诚素务,羈囚阻平生。”宋叶适《题<拙斋诗稿>》:“昭武虽佳山水,惜君羈囚掩躓,而余既七十,谢世待死,无復会期矣。”吴梅《风洞山·完忠》:“泥犂狱虽则是羈囚暂免,凄凉况早则是酸辛尝遍。”田汉《狱中杂咏》之四:“羈囚反觉孱躯健,苦斗由他华髮添。”2.囚犯。唐刘商《胡笳十八拍》:“如羇囚兮在縲紲,忧虑万端无处説。”《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程万里见説亦是羈囚,触动其心,不觉也流下泪来。”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缧绁】絏”。1.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縲紲。”唐柳宗元《上江陵严司空启》:“伏惟悯怜孤贱,特赐抚存,则縲紲之辱,有望蠲除。”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岳将军有这等功劳,不能封侯受爵,反受縲絏之苦。”聂绀弩《从沈从文笔下看鲁迅》:“鲁迅幸而终其身未罹缧绁之忧,得保首领以没,学习鲁迅的人,却不见得人人都有这种幸运的。”2.囚禁。《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萧樊且犹縲紲,信越终见葅戮,不其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