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君风貌又精神,自合拖绅近紫宸

如君风貌又精神,自合拖绅近紫宸

诗句读音
自合拖绅近紫宸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zì hétuō shēnjìnzǐ chén
如君风貌又精神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rú jūnfēng màoyòujīng shén

如君风貌又精神,自合拖绅近紫宸释义

【自合】自应;本该。宋陆游《落梅》诗之二:“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明刘基《孤儿行》:“人生一世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荣。”清张佩纶《论闺秀》诗之四:“倢伃怨较昭君怨,自合清才让令嫻。”2.自然契合。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典

【拖绅】亦作“拕绅”。1.引大带于朝服之上。《论语·乡党》:“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拖,唐石经本作“扦”。朱熹集注:“病卧不能著衣束带,又不可以褻服见君,故加朝衣於身,又引大带於上也。”《汉书·龚胜传》:“胜称病篤,为牀室中户西南牖下,东首加朝服拕绅。”2.借指大臣生病。唐柳宗元《祭李中丞文》:“拖绅遽闻,卷衣已復。”唐刘禹锡《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荣耀初题剑,清羸已拖绅。”3.指绶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舵牙当执板,茧缆是拖绅,这是荣耀的下梢头。”

【近】〔古文〕《廣韻》其謹切《集韻》《韻會》《正韻》巨謹切,音瘽。《玉篇》不遠也。《詩·小雅》會言近止。《易·繫辭》近取諸身。又《廣韻》幾也。言庶幾也。《論語·其庶乎註》庶言近道也。又《韻會》迫也。《易·繫辭》二多譽,四多懼,近也。《註》位偪于君也。又《廣韻》《集韻》《韻會》巨靳切,音覲。《說文》附也。《增韻》親也,近之也。《書·五子之歌》民可近,不可下。又《洪範》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韻會》凡遠近之近,上聲。附近之近,去聲。又《集韻》居吏切,音記。已也。辭也。《詩·大雅》往近王舅。《註》辭也。

【紫宸】宫殿名,天子所居。唐宋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大明宫内。唐杜甫《冬至》诗:“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2.泛指宫廷。明沉鲸《双珠记·邮亭失珠》:“纔离紫宸,平步莲鞋稳。”清孙枝蔚《北山》诗:“战士从来苦,谁曾达紫宸。”参阅《唐六典·尚书工部》、宋王应麟《玉海·宫室·唐紫宸殿》。3.借指帝王、帝位。《晋书·后妃传序》:“若乃作配皇极,齐体紫宸,象玉牀之连后星,喻金波之合羲璧。”《梁书·元帝纪》:“紫宸旷位,赤县无主,百灵耸动,万国回皇。”典

【如君】旧称他人之妾。《儒林外史》第十一回:“编修公因女婿不肯做举业,心里着气,商量要娶一个如君,早养出一个儿子来叫他读书,接进士的书香。”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释小补楚语笄内则总角义》:“小妻曰妾……曰如夫人,曰如君。”参见“如夫人”。

【风貌】风采容貌。晋张华《博物志》卷六:“初,粲与族兄凯避地荆州依刘表。表有女,表爱粲才,欲以妻之,嫌其形陋周率,乃谓曰:‘君才过人,而体貌躁,非女壻才。’凯有风貌,乃妻凯。”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大中初,卢携举进士,风貌不扬,语亦不正。”柯岩《奇异的书简·天涯何处无芳草》:“也不仅仅是一个和女演员风貌相似的女作家,而还是一个对自己工作有着执着热情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2.指事物的面貌、格调。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忆秦娥词》:“破簷数椽,风貌朴野。”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四章:“除了铁路工厂那个年代

【又】《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又《廣韻》又,猶更也。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精神】1.指人的精气、元神。相对于形骸而言。《吕氏春秋·尽数》:“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汉王符《潜夫论·卜列》:“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元揭傒斯《哭王十良仲》诗:“精神与时息,形质随日化。”2.指人的意识。《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清刘大櫆《见吾轩诗序》:“文章者,古人之精神所藴结也。”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至于精神定义若何,欲求精确之界限,固亦非易,然简括言之,第知凡非物质者,即为精神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