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晦适石城,发轸蒙再谪

闰晦适石城,发轸蒙再谪

诗句读音
发轸蒙再谪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拼音: 1|4zhěnmēng|méng|měngzàizhé
闰晦适石城平仄:仄 仄 仄 仄 平
拼音: 4huìshìshí chéng

闰晦适石城,发轸蒙再谪释义

【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髮。《說文》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又《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畝之中。又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又《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又《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又《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

【轸】《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胗。《說文》車後橫木也。又《廣韻》轉也,動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又車衆盛也。《淮南子·兵略訓》士卒殷軫。《註》殷軫,乗輿多盛貌。又紆軫,隱曲也。《楚辭·九章》心鬱結而紆軫。又地形盤曲貌。《後漢·馮衍傳》路紆軫而多艱。又軫懷,痛念也。《楚辭·九章》出國門而軫懷。又《韻會》宿名。《史記·律書》軫者,言萬物益大而軫軫然也。又《天官書》軫爲車,主風。《註》軫與巽同位,車動行疾有似于風,故主風。又琴下轉絃者謂之軫。《李白詩》拂霜弄瑤琴。又國名。《左傳·桓十一年》楚屈瑕將盟貳、

【蒙】《唐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濛。《爾雅·釋草》蒙,王女也。《註》女蘿別名。又《詩傳》唐蒙,菜名。又大蒙,藥名。《管子·地員篇》羣藥安生,小辛大蒙。又《易疏》蒙者,微昧闇弱之名。《書·洪範傳》蒙,隂闇也。又《左傳·昭元年》又使圍蒙其先君。《註》欺也。又《左傳·昭十三年》晉人執季孫意如,以幕蒙之。《註》裹也。又《前漢·宣帝紀》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註》冒也。又《書·伊訓》具訓于蒙士。《疏》謂蒙稚,小之稱。又《詩·秦風》蒙伐有苑。《傳》蒙,討羽也。《箋》畫雜羽之文于伐。又縣名。《史記·老莊列傳》莊子者,

【再】《唐韻》《集韻》《韻會》作代切,音載。《說文》一舉而二也。从冓省。《徐曰》一言舉二也。《玉篇》兩也。《廣韻》重也,仍也。《書·禹謨》朕言不再。《禮·儒行》過言不再。《註》知過則改,故不再也。《左傳·僖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又子例切,音祭。《楚辭·九章》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谪】《唐韻》《集韻》《韻會》陟革切,音摘。與讁同。《廣雅》責也。《玉篇》咎也,罪也,過也,怒也。《類篇》罰也。《左傳·成十七年》國子謫我。《註》譴責也。《史記·申屠嘉傳》議以謫罰,侵削諸侯。《前漢·武帝紀》天漢元年,發謫戍,屯五原。《老子·道德經》善言無瑕謫。又變氣也。《左傳·昭三十一年》日始有謫。又《玉篇》治革切《集韻》士革切,音賾。《揚子·方言》怒也。《註》相責怒也。又《集韻》丁歷切,音的。亦罰也。又叶竹棘切,音陟。《柳宗元·懲咎賦》幸皇鑒之明宥兮,纍郡印而南適。惟罪大而寵厚兮,宜夫重仍乎禍謫。 《說文》

【晦】《唐韻》荒內切《集韻》《韻會》呼內切《正韻》呼對切,音誨。《說文》月盡也。《釋名》晦,灰也。火死爲灰,月光盡似之也。《左傳·成十六年》陳不違晦。《註》晦,月終。又《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註》晦,晏也。又《詩·陳風》風雨如晦。《傳》晦,昏也。又《詩·周頌》遵養時晦。《傳》晦,昧也。又《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註》晦亦微,謂約言以紀事,事敘而名微。又《左傳·昭元年》六氣,曰隂、陽、風、雨,晦、明也。《註》晦,夜也。又《公羊傳·僖十五年》晦者何,冥也。又《爾雅·釋天》霧謂之晦。又

【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施隻切,音釋。《說文》之也。《廣韻》往也。《正韻》如也,至也。《詩·鄭風》適子之館兮。《禮·曲禮》將適舍,求毋固。又《廣韻》樂也。《正韻》安便也,自得也。《詩·鄭風》適我願兮。《莊子·大宗師》適人之適,不自適其適。又從也。《書·多士》惟我事不貳適。《註》言割殷之事無私心,一于從帝而無貳也。《左傳·昭十五年》民知所適。又《正韻》適然,猶偶然也。《書·康誥》乃惟眚災適爾。《註》適,偶也。又事之常然者。亦曰適然。《前漢·贾誼傳》以是爲適然耳。又《韻會》適來,猶爾來也。又甫爾之辭。

【石城】1.传说中的山名。《庄子·说剑》:“以燕谿、石城为锋。”成玄英疏:“石城,塞外山,此地居北,以为剑锋。”《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王逸注:“石城,山名也。”2.古城名。在今河南林县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拔石城。”3.古城名。在今安徽贵池西南。《后汉书·方术传·高获》:“获遂远遁江南,卒於石城。”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石城》:“大昕案……据《郡国志》:丹阳郡有石城县,当是高获所遁也。”4.古城名。在今湖北襄阳。《晋书·庾亮传》:“亮有开復中原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