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遵广达,九轨尚安贞

三条遵广达,九轨尚安贞

诗句读音
九轨尚安贞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jiǔ guǐshàngān zhēn
三条遵广达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去十二霽
拼音: sān tiáozūnguǎng|āndá

三条遵广达,九轨尚安贞释义

【九轨】九辆车并列行驶的路面宽度。《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郑玄注:“经纬之涂,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乘车六尺六寸,旁加七寸,凡八尺,是为辙广。九轨积七十二尺,则此涂十二步也。旁加七寸者,辐内二寸半,辐广三寸半,綆三分寸之二,金辖之间,三分寸之一。”汉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城隅九雉。”宋苏轼《赠眼医王生彦若》诗:“如行九轨道,并驱无击轂。”清唐甄《潜书·法王》:“执此致之,直而无曲,显而无隐,如行九轨之途,更无他歧。”2.指城中大道。宋苏辙《贺雪御筵谢状》:“九轨澄清,已消尘壒之

【安贞】正。语本《易·坤》:“安贞吉……《彖》曰:安贞之吉,应地无疆。”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坤为地道,《易》称安贞,阴气愤盛,则当静反动。”唐杨炯《盂兰盆赋》:“上寥廓兮法天,下安贞兮象地。”汉

【三条】1.见“三条路”。2.指北条山、中条山、南条山。唐皎然《送沉居士还太原》诗:“浪花飘一叶,峯色向三条。”

【遵】〔古文〕《唐韻》將倫切《集韻》《韻會》蹤倫切《等韻》祖倫切,音嶟。《說文》循也。《詩·周南》遵彼汝墳。又《廣韻》率也,行也。習也。《書·洪範》遵王之路,遵王之道。《儀禮·鄕射禮》大夫有遵者則入門左。《註》言鄕之爲大夫者,能以禮樂化其民,使遵法之,故曰遵者。又叶徂全切,音牋。《李尤·德陽殿賦》曰若炎唐,稽古作先。於赫聖漢,抗德以遵。

【广】《唐韻》《集韻》魚檢切《韻會》疑檢切,醃上聲。《說文》因广爲屋。象對刺高屋之形。《徐鉉曰》因广爲屋,故但一邊下。《增韻》棟頭曰广。《韓愈·遊湘西寺詩》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屋广。又《釋名》衾,广也。其下廣大,如广受人也。又《廣韻》魚掩切,音隒。義同。(廣)《唐韻》《集韻》《韻會》古晃切,光上聲。《說文》殿之大屋也。又《玉篇》廣,大也。《廣韻》廣,闊也。《易·繫辭》廣大配天地。《疏》大以配天,廣以配地。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廣州。又姓。《姓譜》出丹陽,廣成子之後,宋有廣漢。又《玉篇》古曠切,光去聲。《

【达】《廣韻》《集韻》他計切,音替。《字林》足滑也。《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註》达,滑也。又《集韻》他達切,音闥。與同。《博雅》逃也。一曰行不相遇。又陁葛切,音達。與達同。通也。一曰迭也。 俗作迖、迏,非。漢典考證:〔《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 謹照原文瘱改瘱。 考證:〔《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 謹照原文瘱改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