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诗句 | 读音 |
---|---|
五溪衣服共云山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wǔ1yī fú4|1yún shān |
三峡楼台淹日月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sān xiálóutái|tāiyānrì yuè |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释义
【溪】《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與谿同。《說文》山瀆無所通者。又水註川曰谿。 《廣韻》或作磎。
【衣服】,服饰。《诗·小雅·大东》:“西人之子,粲粲衣服。”《史记·赵世家》:“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靖康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巴金《灭亡》第一章:“街中聚集了一大群人,有着各样的身材,各样的衣服。”2.借指形体,身躯。宋苏轼《答钱济明书》之二:“小人能害其衣服尔,至於其不可坏者,乃当缘厄而愈胜尔。”穿衣服;使穿衣服。《礼记·文王世子》:“﹝文王﹞鸡初鸣而衣服至於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王季﹞今日安否何如?’”宋苏轼《天篆记》:“江淮间俗尚鬼,岁正
【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又姓。《氏族略》以國爲氏。又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
【云山】云和山。南朝梁吴均《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唐王昌龄《过华阴》诗:“云起太华山,云山共明灭。”宋苏舜钦《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2.高耸入云之山。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唐皇甫冉《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秋圃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南朝梁江淹《萧被侍中敦劝表》:“臣
【三峡】1.四川、湖北两省境内,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晋左思《蜀都赋》:“经三峡之峥嶸,躡五屼之蹇滻。”宋陆游《登楼》诗:“歌声哀怨传三峡,行色凄凉带百蛮。”明王廷相《秋日巴中旅行》诗:“江险深三峡,云寒暗五溪。”陈毅《咏三峡》诗:“少小出三峡,风物昼夜看,总嫌太狭窄,吴楚天地宽。”2.广东省北江自英德至清远间的中宿峡、大庙峡、浈阳峡的合称。见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三峡》。
【台】《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怡。《爾雅·釋詁》台,我也。《又》予也。《書·禹貢》祇台德先。《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又《說文》悅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又《揚子·方言》養也,晉衞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魯之閒曰台。又《唐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湯來切,音胎。《廣韻》三台星。亦作能。《周禮·春官·大宗伯司中註》司中三能,三階也。《疏》武陵太守星傳云:三台一名天柱,上台司命爲太尉,中台司中爲司徒,下台司祿爲司空,史漢皆作三能。又姓。北史有台氏。又天台,山名,在會稽
【淹】《唐韻》英廉切《集韻》《韻會》衣廉切《正韻》衣炎切,音醃。水名。《說文》水出越巂徼外,東入若水。又漬也。《禮·儒行》淹之以樂好。又《爾雅·釋詁》淹留,久也。《左傳·僖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通作奄。《前漢·郊祀歌》神奄留。又《揚子·方言》淹,敗也。水敝爲淹。又《集韻》衣檢切,音掩。水涯也。一曰繅絲出緒也。《禮·祭義》夫人繅三盆手。《註》三盆手者,三淹也。又《廣韻》於劒切,音俺。又《集韻》於贍切,音。義同。又沒也。又《集韻》憶笈切,音裛。亦漬也。漢典考證:〔《禮·儒行》淹之以好樂。〕 謹照原文好樂改樂好。
【日月】和月亮。《易·离》:“日月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丁玲《韦护》第三章:“这是包含海洋和峻山以及日月星辰的一个充满了福乐的大宇宙。”2.一天一月;每天每月。《论语·雍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餘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汉蔡邕《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方今郡县盗贼,刼摽人财,攻犯官民,日月有之。”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靖谢曰:‘老臣宜从,但犬马之疾,日月增甚,恐死於道路,仰累陛下。’”王闿运《储玟躬传》:“自道光末载,湖南日月多故。”3.时令;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