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宴会少,七夕休假并
诗句 | 读音 |
---|---|
七夕休假并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qī xīxiū jiàbìng|bīng |
三贤宴会少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韵脚:上三十小 拼音: sān xiányàn huìshǎo|shào |
三贤宴会少,七夕休假并释义
【七夕】七月初七之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南朝梁庾肩吾《奉使江州舟中七夕》诗:“九江逢七夕,初弦值早秋。”唐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在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明谢谠《四喜记·巧夕宫筵》:“时当七夕,鹊渡银河。天上人间,良宵第一。”阿英《女儿节的故事》:“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又称七夕或女儿节。”参见“乞巧”。典
【休假】《汉纪·宣帝纪三》:“及为丞相,以礼让临下,掾史尝有罪,輒与长休假按验。”《宋书·张永传》:“时将士休假,年开三番,纷紜道路。”宋欧阳修《初伏日招王几道小饮》诗:“古云伏日当早归,况今著令许休假。”清顾炎武《日知录·圣节》:“十八年闰六月辛卯,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巴金《怀念萧珊》二:“我休假回家假期满了,我又请过两次假,留在家里照料病人。”2.假日。《后汉书·陆康传》:“康固守,吏士有先受休假者,皆遁伏还赴,暮夜缘城而入。”《三国志·魏志·梁习传》“思亦能吏,然苛碎无大体,官至九卿,封列侯”裴松之
【三贤】1.佛教语。指十住、十行、十迴向。唐李邕《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变文》:“越三贤,超十地,福德周圆入佛位。”参见“三贤十圣”。2.三个贤人。宋俞文豹《吹剑四录》:“方魁与同榜方登、方吉,皆唐诗人缺唇处士方干之后,与严子陵、范文正公为钓臺三贤。”明瞿佑《归田诗话·乐天晚年》:“乐天连为杭苏二州刺史,皆有惠政在民,杭则有三贤堂,併林和靖、苏东坡祠之。”沉砺《展张苍水墓》诗:“于墓岳祠分鼎足,西湖一勺峙三贤。”
【宴会】1.会聚宴饮。《东观汉记·赵憙传》:“上延集内戚宴会,诸夫人各前言为赵憙所济活。上甚嘉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谢公﹞从容谓万曰:‘汝为元帅,宜数唤诸将宴会,以説众心。’万从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撤儿满月,开了个汤饼会,宴会了一天,来客倒也不少。”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那时他们自以为了不得,到阔人家里去宴会,钱也多了,房子东西都要好的,终于与平民远远的离开了。”2.犹宴席。元吴弘道《斗鹌鹑》套曲:“大殿里,设宴会,教坊司承应在丹墀。”3.众人在一起饮酒吃
【少】《唐韻》書沼切《韻會》始紹切,燒上聲。《說文》不多也。从小丿聲。《徐曰》丿音夭。《禮·禮器》禮有以少爲貴者,謂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是也。食力,庶人也。又少頃,有閒也。《孟子》少則洋洋焉。又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史記·蘇秦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又《廣韻》式照切《韻會》《正韻》失照切,燒去聲。《玉篇》幼也。《增韻》老之對也。《易·本義》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又少儀。《禮記》篇名。少室,山名。又副貳也。《前漢·賈誼傳》於是爲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