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缉熙兮隆绍继,皇穹右序兮隤繁祉
诗句 | 读音 |
---|---|
皇穹右序兮隤繁祉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huángqióngyòu xùxītuífán zhǐ |
三叶缉熙兮隆绍继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sān yèjī xīxī2shào jì |
三叶缉熙兮隆绍继,皇穹右序兮隤繁祉释义
【穹】〔古文〕《廣韻》去宮切《集韻》《韻會》丘弓切《正韻》丘中切,音芎。高也,大也。《詩·大雅》靡有旅力,以念穹蒼。《爾雅·釋天》穹蒼,蒼天也。《註》天形穹隆,其色蒼蒼,故名。又《說文》窮也。《詩·豳風》穹窒熏。《傳》窮也。又《吳地志》穹窿,山名。又音空。《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爲臯陶穹者三之一。《鄭註》穹讀爲空。謂鼓木腹穹隆者,居鼓三之一也。《春秋緯》少昊邑于穹桑。《呂覽》伊尹生于穹桑。字或作空。《韻會小補》今雲南縣名浪穹,土音讀爲浪空。又通作芎。《司馬相如·子虛賦》穹窮菖蒲。《註》穹窮似藳本。今歷陽呼爲江蘺
【右序】辅助;佑助。《诗·周颂·时迈》:“实右序有周。”吴闿生注:“右、序,皆助也。言天助有周。”清冯桂芬《上海重建武帝庙记》:“圣清承天右序,怀柔百神,祀事咸秩。”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隤】《唐韻》杜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音魋。《說文》下隊也。《玉篇》壞隊下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隤牆塡。《前漢·食貨志》因隤其土,以附苗根。《註》隤謂下之也。又《蘇武傳》士衆滅兮名已隤。又《揚雄·河東賦》發祥隤祉。《註》隤,降也。又《詩·周南》我馬虺隤。亦作穨。《爾雅·釋詁》虺穨,病也。又《前漢·景十三王傳》日崔隤。《註》崔隤猶言蹉也。又《易·繫辭》夫坤隤然,示人矣。《註》隤,柔貌。又《禮·曲禮》凡遺人弓者。《註》弓有往來體,皆欲令其下曲,隤然順也。《釋文》隤,本又作頹。《禮·檀弓》頹乎其順也。
【繁祉】多福。《诗·周颂·雝》:“绥我眉寿,介以繁祉。”郑玄笺:“繁,多也。”汉蔡邕《汉交趾都尉胡府君夫人黄氏神诰》:“诞膺繁祉:广歷五卿七公再封之禄,康亦由孝廉宰牧二城。九鼎之义,夫人是享。”宋曾巩《贺北京留守韩侍中正旦状》:“顺履昌期,具膺繁祉。”清梅曾亮《杨忠武公赞》:“稽首归里,帝锡繁祉。”
【三叶】1.三世。汉张衡《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南齐书·郁林王纪》:“自我皇历启基,受终於宋,睿圣继轨,三叶重光。”唐杜甫《别李义》诗:“丈人嗣三叶,之子白玉温。”仇兆鳌注:“从义之父,上溯至道王为三世,故曰嗣三叶。”2.指荠、葶苈、菥蓂三种野菜。《吕氏春秋·任地》:“孟夏之昔,杀三叶而获大麦。”高诱注:“昔,终也。三叶、薺、葶歷、菥蓂也。是月之季枯死,大麦熟而可获。”3.犹言三杯。清林云凤《题申维久蕉隐》诗:“惟嫌饮量胜三叶,未得陶然大道通。”参见“三蕉叶”。
【缉熙】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毛传:“缉熙,光明也。”又《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郑玄笺:“缉熙,光明也。”后因以“缉熙”指光明,又引申为光辉。《汉书·扬雄传上》:“隃於穆之缉熙兮,过《清庙》之雝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并文明自天,缉熙景祚。”唐李邕《赠安州都督王仁忠神道碑》:“缉熙远略,绳準嘉言。”宋王禹偁《天道如张弓赋》:“又尝观上圣之姿,法天道兮缉熙,令先禁于强暴,心不忘於惸嫠。”明归有光《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周公以元圣而受缉熙之传,制礼作乐,有身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隆】《唐韻》力中切《集韻》《韻會》《正韻》良中切,音癃。《說文》豐大也。又《玉篇》中央高也。《爾雅·釋山》宛中隆。《疏》山形中央蘊聚而高者名隆。又《戰國策》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又與窿通。《正韻》穹窿,天勢。本作隆。《司馬相如·上林賦》穹隆雲橈。又《玉篇》盛也。《禮·檀弓》道隆則從而隆,道汙則從而汙。《史記·封禪書》文王攺制,爰周郅隆。《前漢·武帝紀》迫隆冬至。《註》隆冬,猶言盛冬也。又《禮·祭義》頒禽隆諸長者。《註》隆,猶多也。又《荀子·致士篇》君者,國之隆也。《註》隆,猶尊也。《史記·平準書》方隆
【绍继】。《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乙巳,沛王林薨”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自古帝王功德言行,互有高下,未必创业者皆优,绍继者咸劣也。”唐道宣《<净住子>序》:“所谓浄住,身口意,身絜意,如戒而住,故曰浄住。子者绍继为义。”《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变文》:“时则有王舍大城频婆娑罗王,统渥瞻部,绍继黔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