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枝分玉叶,五色照琳房

三枝分玉叶,五色照琳房

诗句读音
五色照琳房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wǔ sèzhàolín fáng
三枝分玉叶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sānzhī|qífēn|fènyù yè

三枝分玉叶,五色照琳房释义

【五色】1.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2.泛指各种颜色。《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三国魏曹丕《芙蓉池》诗:“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唐韩愈《谢自然诗》:“簷楹蹔明灭,五色光属联。”《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有人説你有个眼睛可以辨五色,耳朵可以辨五声。”3.神色。参见“五色无主”。4.中医指五

【琳房】房的美称。宋陆游《道院杂兴》诗:“琳房何日金丹熟,老鹤犹堪万里风。”典

【三】〔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

【枝】《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說文》木別生條也。《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別生。《廣韻》枝柯也。《左傳·隱八年》疏枝布葉分。又散也。《易·下繫》中心疑者其辭枝。又與支通。《詩·大雅》本支百世。左傳作本枝。又支持也。《史記·項羽紀》諸將懾服,莫敢枝梧。《瓚曰》小柱爲枝,斜柱爲梧。又干支亦作幹枝。《博雅》甲乙爲幹。幹者,日之神也。寅卯爲枝。枝者,月之靈也。又手節曰枝。《孟子》爲長者折枝。《趙岐註》折枝,按摩手節也。又《管子·度地篇》水別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又枝江,縣名。《前漢

【分】《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又《增韻》裂也,判也。又《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又《玉篇》隔也。又《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又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又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又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又《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又《唐韻》扶問切

【玉叶】1.对花木叶子之美称。南朝梁江淹《学梁王兔园赋》:“青树玉叶,弥望成林。”宋范成大《至昌为具赏东轩千叶梅》诗:“玉叶重英意已芽,新移竹外小横斜。”明刘基《梅花七绝句》之六:“琼跗玉叶两依依,摇落空山物色微。”2.喻云彩。晋陆机《浮云赋》:“金柯分,玉叶散,緑翘明,岩英焕。”南朝梁简文帝《咏云》:“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唐章孝标《玩月遇云》诗:“无端玉叶连天起,不放金波到晓流。”3.犹玉牒,指皇家谱系。南朝梁江淹《宋安成王右常侍刘乔墓志文》:“玉叶既积,金徽方传。乃毓伊人,尅广克宜。”宋柳永《中吕宫·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