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养倾余子,高名重一时
更新时间: 2025-10-18 16:37 出自古诗: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王悦
色养倾余子,高名重一时释义
【色养】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朱熹集注:“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一说,谓承顺父母颜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旧唐书·裴漼传》:“漼色养劬劳,十数年不求仕进。”明李贽《复士龙悲二母吟》:“近闻此孙不爱读书,稍失色养於二大母。”2.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后因称人子和颜悦色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颜色为“色养”。
【余子】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杜预注:“卿之庶子为餘子。”《吕氏春秋·报更》:“张仪,魏氏餘子也。”高诱注:“大夫庶子为餘子,受氏为张。”2.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餘子”。《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国有一事,当徵召会聚百姓,则小司徒召聚之。餘子谓羡也。”孙诒让正义:“云‘大故,致餘子’者,谓国被灾寇,则发六乡之餘子羡卒,以
【高】《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音羔。《說文》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易·繫辭》高以,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又《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又《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又如字。又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