酾酒渡清江,风帆引归程

酾酒渡清江,风帆引归程

诗句读音
酾酒渡清江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四江
拼音: shāi jiǔdùqīng1
风帆引归程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fēng fānyǐnguī chéng

酾酒渡清江,风帆引归程释义

【酾酒】1.滤酒。《诗·小雅·伐木》:“伐木许许,釃酒有藇。”毛传:“以筐曰釃。”《后汉书·马援传》:“援乃击牛釃酒,劳饗军士。”李贤注:“釃,犹滤也。”清王灼《祭海峰先生文》:“凡厥岁时,招呼僚友,广座高陈,炰羔釃酒,后生魁俊,接引维勤。”2.斟酒。《晋书·周处传》:“及吴平,王浑登建鄴宫釃酒,既酣,谓吴人曰:‘诸君亡国之餘,得无慼乎?’”清曹寅《闻孙冷斋有<琴来阁看雪诗>率和代柬兼念子猷》:“望风艰謦欬,釃酒祝亭皋。”章炳麟《艾如张》诗:“釃酒思共和,共和在海东。”

【渡】《唐韻》《集韻》《韻會》徒故切《正韻》獨故切,音度。《說文》濟也。《廣雅》去也,通也。又通作度。《前漢·賈誼傳》度江河亡維楫。《集韻》或作。zdic.net汉典

【江】《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又《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

【风帆】“风颿”。1.船帆。清林则徐《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转眸已失大小虎,须臾沙角风颿收。”郭风《叶笛集》:“我看见无数的双桅船,以它们的高耸的桅杆、红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风帆,张起或卷下的风帆,来装饰你的港口。”2.指张帆乘风而行的船。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严程迫风帆,劈箭入高浪。”宋周密《齐东野语·三高亭记改本》:“尝试倚楹而望,水光浮空,云日上下,风颿烟艇,飘忽晦明。”明张煌言《怀王媿两少司马徐闇公沉复斋中丞》诗:“南望铜陵又一山,风颿千尺鲸波间。”艾芜《海

【引】〔古文〕《唐韻》余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音蚓。《說文》開弓也。《徐鉉曰》象引弓之形。《周禮·冬官考工記》維體防之,引之中參。又《廣雅》演也。《易·繫辭》引而伸之。又《爾雅·釋詁》長也。《釋訓》子子孫孫引無極也。《書·梓材》引養引恬。又相牽曰引。《禮·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註》牽引進之,同于己子。《史記·秦始皇紀》諸生轉相告引。又《集韻》導也。《史記·韓長孺傳》奉引墮車,蹇。《註》爲天子導引而墮車,跛。又卻也。《禮·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註》引

【归程】的路程。唐岑参《临洮泛舟》诗:“醉眼乡梦罢,东望羡归程。”清杜濬《天章酌我》诗:“寒衣曾未寄,心反怯归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