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云欲滃,石罅凤仍留

山根云欲滃,石罅凤仍留

诗句读音
石罅凤仍留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shí xiàfèngréngliú
山根云欲滃平仄: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一董
拼音: shān gēnyúnyùwěng|wēng

山根云欲滃,石罅凤仍留释义

【石罅】石头的缝隙。唐韦应物《同元锡题琅琊寺》诗:“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洁。”宋杜绾《云林石谱·品石》:“建康府有石三块,颇雄伟……石罅中有六朝、唐、宋诸公刻字,谓之品石。”元萨都剌《越溪曲》:“越溪春水清见底,石罅银鱼摇短尾。”清陈维崧《解语花·吴静安堂中闽兰盛开约过赏》词:“萝阴石罅,随风皱,一带迴廊曲榭。”周而复《白求恩大夫》:“沟里阴沉沉的,没有一丝人声,只是岩底层的石罅里有着汩汩的溪流声。”

【仍】《唐韻》如乗切《集韻》《韻會》如蒸切《正韻》如陵切,音艿。因也。《論語》仍舊貫,如之何。《周禮·春官·司几筵》吉事變几,凶事仍几。《註》變几,變更其質,謂有飾也。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又重也,頻也。《前漢·王莽傳》吉瑞累仍。又《谷永傳》饑饉仍臻。又《淮南子·精神訓》仍仍然知盆瓴之足羞也。《註》仍仍,不得志之貌。又雲仍。《爾雅·釋親》昆孫之子爲仍孫,仍孫之子爲雲孫。又國名。《史記·夏本紀》少康娶於有仍氏。又姓。又叶人余切,音如。《柳宗元·佩韋賦》冶訐諫於昬朝兮,名崩弛而陷誅。苟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

【山根】1.山脚。汉焦赣《易林·贲之明夷》:“作室山根,人以为安;一昔崩颠,破我壶飱。”北周庾信《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明刘基《题山水图为宝林衍上人作》诗:“雨过秋山日欲暾,白云如雪拥山根。”孙犁《白洋淀纪事·山地回忆》:“一条小小的溪流绕着山根流,也没有声响,水大部分渗透到沙土里去了。”2.相术家称鼻梁。宋彭乘《续墨客挥犀·状甚丑》:“虽然无寿相,知是有山根。见説登科日,欣然动至尊。”《金瓶梅词话》第九六回:“又一件,你这山根不宜断絶,麻衣祖师説得两句好:山根断兮早虚花,祖业飘零定破家。”

【云】《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又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又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又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又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又云云:衆語也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滃】《唐韻》《韻會》《正韻》烏孔切《集韻》鄔孔切,音蓊。《說文》雲氣起也。《焦氏·易林》潼滃蔚薈。又《說文》大水貌。又滃渤,霧出貌。《郭璞·江賦》氣滃渤以霧杳。又湖名。《范致明岳陽風土記》灉湖,在州南。春冬水涸,昔人謂之乾湖,水經謂之滃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