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坛场拜,南荒羽檄招
诗句 | 读音 |
---|---|
南荒羽檄招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四宵 拼音: nán huāngyǔ xízhāo |
上将坛场拜 |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十六怪 拼音: shàng jiàngtán chǎngbài |
上将坛场拜,南荒羽檄招释义
【南荒】指南方荒凉遥远的地方。《晋书·陆机传》:“輶轩骋於南荒,衝輣息於朔野。”《太平广记》卷二六四引唐房千里《投荒杂录·南荒人娶妇》:“南荒之人娶妇……往趋虚路以侦之,候其过,即擒缚,拥归为妻。”明高启《韩子》诗:“自古南荒窜逐过,佞臣元少直臣多。”田汉《冯法祀先生黔桂开辟工程写生画展》诗之二:“南荒一例成前敌,喜见精诚结汉瑶。”漢
【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陈豨反,邯郸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邯郸中兵耳。”裴駰集解:“魏武帝《奏事》曰:‘今边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飞羽檄之意也。’推其言,则以鸟羽插檄书,谓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飞鸟也。”晋左思《咏史》之一:“边城苦鸣鏑,羽檄飞京都。”《儒林外史》第八回:“王太守接了羽檄文书,星速赴南赣到任。”郁达夫《庚辰元日闻南宁捷报醉胡社长宅和益吾老岁晚感怀原韵》:“羽檄连翩至,愁怀次第开。”典
【招】《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音昭。《說文》手呼也。《詩·邶風》招招舟子。《傳》招招,號召之貌。《疏》號召必手招之。王逸云:以手曰招,以口曰召也。又《廣韻》來之也。《書·說命》旁招俊乂。又求也。《前漢·季布傳》辨士曹丘生數招權顧金錢。《註》招求貴人威權,因以請託也。又也。《孟子》旣入其苙,又從而招之。《註》招,羈其足也。又姓。漢大鴻臚招猛。又《集韻》《韻會》時饒切《正韻》時昭切,音韶。《前漢·禮樂志》體招搖,若永望。《註》招搖,申動貌。又與韶通。《史記·帝舜紀》禹乃興九招之樂。《註》卽舜樂
【上将】,统帅。《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晋葛洪《抱朴子·清鉴》:“咸谓勇力絶伦者,则上将之器;洽闻治乱者,则三九之才也。”宋王安石《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清孙枝蔚《读兵书》诗:“虚名羞管葛,上将失孙吴。”2.泛指高级将领。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二折:“俺不曾与吕布交战,先斩了一员上将。”3.星名。《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4.军衔,将官的一级,在中将之上。
【坛场】1.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史记·封禅书》:“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高帝纪上》:“於是汉王斋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后汉书·刘玄传》:“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更始为天子。二月辛巳,设坛场於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南齐书·礼志上》:“息殿去坛场既远,郊奉礼毕,旋幸於此。”宋欧阳修《太清宫烧香》诗:“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王闿运《<衡阳县志>序》:“乾隆分治,剏立坛场。”2.法坛。佛家讲经说法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