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慈母怀乡泪,愁杀啼鹃耳畔飞
诗句 | 读音 |
---|---|
上年慈母怀乡泪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shàng niáncí mǔhuái xiānglèi |
愁杀啼鹃耳畔飞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chóu shātíjuāněr pànfēi |
上年慈母怀乡泪,愁杀啼鹃耳畔飞释义
【上年】1.犹上岁。指丰收年。《管子·大匡》:“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飢不税。”南朝梁傅昭《恭职北郊》诗:“淑气符首节,光风临上年。”《隋书·百官志中》:“凡颁禄,视年之上下。亩至四釜为上年,上年颁其正;三釜为中年,中年颁其半;二釜为下年,下年颁其一。”唐林滋《春望》诗:“春海镜长天,青郊丽上年。”2.道家以二十、三十为上年,认为是修道最佳的年岁。《云笈七籤》卷五九:“修真之品有三:上年、中年、下年。上年者,二十、三十也……上年者,早悟大道,识达玄微,体壮骨坚,筋全
【慈母】1.古谓父严母慈,故称母为慈母。《战国策·秦策二》:“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唐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安老爷正在不得意之中,父子异地相逢,也不免落泪;只是严父慈母所处不同,便不似太太那番光景。”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只要一翻这集子,就知道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2.古称抚育自己成长的庶母为慈母。《仪礼·丧服》:“慈母如母。传曰: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
【怀乡】故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何其芳《画梦录·岩》:“若说是怀乡倒未必,我的思想空灵得并不归落于实地。”汉
【泪】《字彙》與淚同。(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類。目液也。《本草》淚者,肝之液。《譚子化書珠玉篇》悲則雨淚。又《集韻》劣戌切,音律。義同。又《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漻淚淢汨。《註》引淮南子,水淚破舟。○按《淮南子·主術訓》本作戾。淚與戾古通。又《集韻》力結切,音捩。義同。又淒淚,寒涼貌。《前漢·武帝賦》秋氣憯以淒淚。亦作戾。
【愁杀】亦作“愁煞”。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南唐冯延巳《临江仙》词:“夕阳千里连芳草,萋萋愁煞王孙。”明徐渭《长干行》之三:“月明打开犹自可,月黑打开愁杀他。”姚雪垠《言志篇》:“老马伏辕征路远,晓窗愁杀白头翁。”
【啼】〔古文〕謕《說文》同嗁。《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
【鹃】《廣韻》古懸切《集韻》《韻會》圭懸切《正韻》圭淵切,音涓。杜鵑,鳥名。《玉篇》甄鵑。《顏師古曰》鷤,一名買,一名子規,一名杜鵑。《李時珍曰》杜鵑,出蜀中,狀如雀鷂,而色慘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卽鳴,夜啼達旦,鳴必向北,至夏尤甚,晝夜不止,其聲哀切,田家之,以興農事。惟食蟲蠹,不能爲巢,居他巢生子。《埤雅》杜鵑苦啼,啼血不止,一名怨鳥,夜啼達旦,啼苦則倒懸於樹。《異物志》杜鵑一名巂周,自呼曰謝豹。《寰宇記》蜀王杜宇號望帝,立鼈靈爲相,後因禪位,自亡去,化爲子規。《華陽國志》杜宇稱帝,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
【耳畔】亦作“耳伴”。耳边。《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阿弥陀佛念几声,耳伴清寧倒伶俐。”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耳畔有促之起者,一举目,则帆檣错杂,烟波浩然,盖已抵申江矣。”茅盾《子夜》十三:“这一声在耳畔的呼唤,把朱桂英乱跳的心镇定了。”
【飞】〔古文〕《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又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又《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又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又桑飛,鷦鷯別名。又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又《本草》漏蘆一名飛廉。又《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又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