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洪范有皇极,春秋王道为权衡

尚书洪范有皇极,春秋王道为权衡

诗句读音
尚书洪范有皇极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àng shūhóng fànyǒu|yòuhuáng jí
春秋王道为权衡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chūn qiūwáng dàowéi|wèiquán héng

尚书洪范有皇极,春秋王道为权衡释义

【尚书】战国时,或称掌书,尚即执掌之义。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逐渐重要。汉成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办事。东汉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从此三公权力大大削弱。魏晋以后,尚书事务益繁。隋代始分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从隋唐开始,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尚书省即其中之一,职权益重。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元代存中书省之名,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明初犹沿此制,其后废去中书省,径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遂等于国务大臣,清

【洪范】《汉书·王莽传上》:“陛下奉天洪范,心合宝龟,膺受元命,豫知成败。”《晋书·皇甫谧传》:“子其鉴先哲之洪范,副圣朝之虚心。”清王韬《瓮牖馀谈·英人倍根》:“其人固碌碌无足取也,然其所著之书,则后二百五年之洪范也。”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皇极】1.帝王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所谓大中至正之道。《书·洪范》:“五,皇极,皇建其有极。”孔颖达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一》:“昔在上圣,唯建皇极,经纬天地。”隋王通《中说·魏相》:“夫子六经,皇极之能事毕矣。”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先王建皇极以蒞万方,化功侔於天地。”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五’以皇极居中,而‘五’之本身复具有中数。”2.指皇位。晋干宝《晋纪总论》:“至於世祖,遂享皇极。”《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

【春秋】春季与秋季。《礼记·王制》:“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晋陶潜《移居》诗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春秋二季农事起始与结束时,照例有老年人向各处人家敛钱,给社稷神唱木傀儡戏。”2.指春秋两季的祭祀。《国语·楚语上》:“唯是春秋所以从先君者,请为‘灵’若‘厉’。”韦昭注:“春秋,言春秋禘、祫。”3.泛指祭祀。《左传·僖公十三年》:“春秋窀穸之事。”4.泛指四时。《诗·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郑玄笺:“春秋犹言四时也。”汉张衡《东京

【王道】1.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相对。《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餘君,莫能用。”鲁迅《且介亭杂文集·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在中国,其实是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2.大路。喻仁政。清兰陵忧患生《京华百二竹枝词》之二十:“大街拥挤记当年,高在中间低西边。一自维新修马路,眼前王道始平平。”3.谓剧烈,利害。如:这种辣椒别看小,辣味儿可真王道。

【权衡】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权,秤锤;衡,秤杆。《礼记·深衣》:“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宋苏轼《徐州莲华漏铭》:“人之所以信者,手足耳目也,目识多寡,手知轻重,然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计者,必付之於度量与权衡。”严复《辟韩》:“今又使之操其刑焉以锄,主其斗斛、权衡焉以信,造为城郭、甲兵焉以守,则其势不能。”2.喻指权力。《晋书·潘岳传》:“虽居高位,饗重禄,执权衡,握机祕,功盖当时,势侔人主,不得与之比逸。”太平天囯黄期陞《建天京于金陵论》:“执权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