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

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

诗句读音
群盗乱豺虎平仄:平 仄 仄 平 仄
拼音: qúndào luànchái hǔ
上天铄金石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韵脚:入二十二昔
拼音: shàng tiānshuò jīnshí|dàn

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释义

【群】《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盗乱】1.窃盗与叛乱。语本《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汉班固《幽通赋》:“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盗乱为赖道。”唐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三秦无盗乱之患,汉军有彊雄之势。”2.盗匪之乱。《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你家从来多阴德,虽有盗乱,不必惊怕!”

【豺虎】1.豺与虎。泛指猛兽。《诗·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晋张载《七哀诗》:“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明李东阳《风雨叹》诗:“山豗谷汹豺虎嘷,万木尽拔乘波涛。”清陈鹏年《新春杂感次韵和中山》:“蛟螭蟠地轴、豺虎踞天关。”2.喻凶狠残暴的寇盗、异族入侵者。汉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唐杜甫《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明王鏊《震泽长语·国猷》:“当时燕蓟沦于契丹不能取,是中国与豺虎杂此土以处也。”清徐昂发《铁岭关》诗:“缅昔豺虎鬭,百战争要害。”邓中

【上天】天空,天上。《诗·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三国魏曹丕《芙蓉池》诗:“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唐姚合《庄居野行》诗:“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刘绍棠《花街》三:“蓑嫂心满意足,象嫁了个上天下界的星宿。”2.古人观念中的万物主宰者,能降祸福于人。《书·泰誓》:“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唐韩愈《归彭城》诗:“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老残游记》第十一回:“我常是不明白,上天有好生之德,天既好生,又是世界之主宰,为什么又要生这些恶人做什么呢?”丁玲《水》二:“

【铄金】1.熔化金属。《周礼·考工记序》:“鑠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亦指熔化的金属。《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鑠金百溢,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陈奇猷集释:“《説文》:‘鑠,销金也。’案正在销之金,温度甚高,故盗跖不取。”汉桓寛《盐铁论·诏圣》:“夫鑠金在鑪,庄蹻不顾;钱刀在路,匹妇掇之。”一说指精美的金子。《史记·李斯列传》:“鑠金百溢,盗跖不搏者。”司马贞索隐:“《尔雅》:‘鑠,美也。’言百溢之美金在於地,虽有盗跖之行,亦不取者,为其财多而罪重也。”2.谓伤人的谗言

【石】〔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碩。《增韻》山骨也。《釋名》山體曰石。《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又樂器,八音之一。《書·益稷》擊石拊石。《註》石,磬也。又樂聲不發揚亦曰石。《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又堅也。《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師古註》言堅固如石。亦作碩。又星亦稱石。《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又量名。十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