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弦何汲汲,佳色转依依
诗句 | 读音 |
---|---|
佳色转依依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jiā sèzhuǎn|zhuàn|zhuǎiyī yī |
上弦何汲汲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shàng xiánhé|hē|hèjí jí |
上弦何汲汲,佳色转依依释义
【佳色】色;美丽的光彩。晋陶潜《饮酒》诗之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唐元稹《月三十韵》:“上弦何汲汲,佳色转依依。”元何中《游乐安穆山寺》诗:“秋阴出南郭,佳色来远山。”
【转】《廣韻》《集韻》《韻會》陟兗切《正韻》止兗切,專上聲。《說文》轉運也。《前漢·韓安國傳》轉粟輓輸以爲之備。又《廣韻》動也,旋也。《詩·周南》輾轉反側。《註》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又《韻會》軫轉,無窮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又《廣韻》知戀切《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凡物自轉則上聲,以力轉物則去聲。又車上衣裝曰轉。《左傳·襄二十四年》踞轉而鼓琴。
【依依】1.轻柔披拂貌。《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唐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诗:“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暉。”清孙枝蔚《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密语每愁风嫋嫋,纤腰故学柳依依。”冯至《北游》诗:“水边再也没有依依的垂柳,四野里望不见蔚绿的苍松。”2.依恋不舍的样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唐刘商《胡笳十八拍》诗:“泪痕满面对残阳,终日依依向南北。”清姚鼐《张冠琼遗文序》:“﹝张﹞亦寡闻其言,独每见依依向余不忍离,可念也。”郭沫若
【上弦】1.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太阳跟地球的联线和地球跟月亮的联线成直角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呈“D”字形,称“上弦”。北周王褒《咏月赠人》诗:“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唐孔颖达疏:“八日九日,大率月体正半,昏而中,似弓之张而弦直,谓上弦也。”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天没黑净,上弦月便已挂在东山顶上。”2.指上眼皮。《本草纲目·草七·覆盆子》﹝附方﹞引宋洪迈《夷坚志》云:“﹝老嫗﹞以皂纱蒙眼,滴汁渍下弦。转盼间虫从纱上出,数日下弦干。復如法滴上弦,又得虫数十而愈。”按,上弦,今本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汲汲】急切貌。《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孔颖达疏:“汲汲然者,促急之情也。”宋欧阳修《试笔·繫辞说》:“予之言,久当见信於人矣,何必汲汲较是非於一世哉。”李大钊《青春》:“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齦齦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2.引申为急切追求。《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汉书·扬雄传上》:“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林纾《上郭春媮侍郎辞特科不赴书》:“紓七上春官,汲汲一第,岂恶争之人哉?”3.忧惶不安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