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诗句读音
小杜倡情冶思楼平仄:仄 仄 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xiǎo dùchàng qíng yě sīlóu
謪仙狂饮颠吟寺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七志
拼音: shāngkuáng yǐndiānyínsì

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释义

【小杜】年。延年,杜周子,亦明法律,持刑以宽。南朝梁沉约《授蔡法度廷尉制》:“汉代律书,出乎小杜。”2.称唐杜牧。《新唐书·杜牧传》:“牧於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宋苏舜钦《霅上》诗:“小杜有灵应羡我,今为闲客此闲行。”清孔尚任《红桥》诗:“可惜同游无小杜,扑襟丝雨总销魂。”郁达夫《自题<乙卯集>》诗之一:“枉抛心力著书成,赢得清狂小杜名。”

【倡情冶思】的情思。清戴名世《吴他山诗序》:“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謌謡,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义意之存。”

【謪】《正韻》尸羊切,音商。度也。《荀子·儒效篇》謪德而定位。《註》謪與商同。本或作譎。

【狂饮】饮。五代魏承班《满宫花》词:“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清孙枝蔚《望金山怀旧》诗:“畴昔论文明月夜,两人狂饮妙高臺。”洪深《申屠氏》第四本:“李逵只顾狂饮,庄客只顾添酒。”

【颠】《正字通》俗顚字。

【吟】〔古文〕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音切,音崟。《說文》呻也。《廣韻》歎也。又《增韻》哦也,咏也,鳴也。《莊子·德充符》倚樹而吟。《戰國策》晝吟宵哭。《楚辭·漁父》行吟澤畔。《荀子·不苟篇》盜跖吟口。《註》吟咏長在人口也。《後漢·梁冀傳》口吟舌言。《註》謂語吃不能明了。又姓。《正字通》唐嘉州刺史吟約。又音含。《前漢·郊祀歌》靈安留,吟靑黃。《註》服虔曰:吟音含。○按師古云:服說非也。吟,歌誦也,靑黃,四時之樂也。然服有此音,今存之。又《集韻》牛錦切,音僸。《揚雄·解嘲》蔡澤雖噤吟,而笑唐舉。《註》

【寺】《廣韻》《集韻》《韻會》祥吏切,音嗣。《說文》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聲。《徐曰》寸,法度也,守也。《釋名》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唐書·百官表》漢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司農,少府爲九卿。後魏以來,卿名雖仍舊,而所蒞之局謂之寺,因名九寺。又《漢書註》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又漢明帝時,攝摩騰自西域白馬駝經來,初止鴻臚寺,遂取寺名,爲創立白馬寺。後名浮屠所居皆曰寺。又宦寺。《詩·秦風》寺人之令。《傳》內小臣也。令,使也。又《周禮·天官》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今。鄭註寺之言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