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埋玉早,□□远难携

伤心埋玉早,□□远难携

诗句读音
伤心埋玉早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三十二晧
拼音: shāng xīnmái yùzǎo
□□远难携平仄: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二齊
拼音: yuǎn|yuànnán|nàn|nuóxié

伤心埋玉早,□□远难携释义

【伤心】受伤,形容极其悲痛。《书·酒诰》:“民罔不衋伤心。”孔传:“民无不衋然痛伤其心。”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祸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伤心。”晋陆机《吊魏武帝文》:“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宋陆游《重过沉园作》诗之一:“伤心桥下春波緑,曾是惊鸿照影来。”元萨都剌《百字令·登石头城》词:“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巴金《五十多个》:“孙二嫂坐在雪地上,埋下头摇着她怀里的死孩子,哭得很伤心。”2.极甚之词,犹言万分。唐李白《菩萨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

【埋玉】有才华的人。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梁书·陆云公传》:“不谓华龄,方春掩质,埋玉之恨,抚事多情。”唐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名全每困於鑠金,身没谁恨其埋玉。”宋陆游《傅正议墓志铭》:“公虽埋玉有餘馨,印授三品告诸冥。”2.埋葬女子。《花月痕》第二回:“亭外孤坟三尺,春时葬花於此,或传某校书埋玉之所。”3.祭神的一种仪式。唐李峤《汾阴行》诗:“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又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又與皁同。《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註》皁物,柞、栗之屬。《釋文》皁音早。本或作早。 《說文》作。从日在甲上。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难】〔古文〕《廣韻》《韻會》那干切《集韻》那肝切,音。《說文》鳥也。本作。又《玉篇》不易之稱也。《書·臯陶謨》惟帝其難之。《咸有一德》其難其愼。又珠名。《曹植·美人行》珊瑚閒木難。《註》《南越志》曰:木難,金翅鳥沫所成碧色珠也。又姓。《正字通》南北朝難從党。見《姓苑》。又《集韻》《韻會》囊何切《正韻》奴何切。同儺。《集韻》難,卻除凶惡也。《周禮·春官·占夢》遂令始難歐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疫。《禮·月令》季春,命國難。《又》季冬命有司大難。又《詩·小雅》其葉有難。《傳》難然盛貌。《釋文》乃

【携】俗攜字。(攜)《唐韻》戸圭切《集韻》懸圭切,音畦。《說文》提也。《六書故》縣持也。《書·立政》左右攜僕。《註》攜持僕御之人。《詩·大雅》如取如攜。《疏》物在地上,手舉攜之。《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註》提攜,謂牽將行。又離也。《左傳·僖七年》招攜以禮。《周語》節度不攜。又連也。《前漢·天文志》杓攜龍角。《註》杓,斗柄也。又姓。見《姓苑》。或省作。俗作携擕,非。